-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人物画题材色彩运用
中国人物画题材的色彩运用
摘 要:作为中国画重要组成部分,人物画有着自己的独特之美,其唐之前的色彩之美,让人感叹古人对于色彩的造诣;自唐之后,以宋为开端,水墨人物画成为文人墨客的钟爱。在水墨之间,在人物背后,色彩的运用始终贯穿着中国画以及人物画的发展。今天,在西方绘画作品对于色彩运用的影响下,对于色彩的突破正成为中国人物画发展的新阶段。
关键词:中国画;人物开画;色彩;水墨
中国画在世界绘画史上独树一帜,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又以山水画和人物画最具特色。中国画之所以能在世界绘画史中占据重要地位,正在于其线条和色彩基础之上的独特的“意境”表达形式,在于水墨与意境的统一。中国画中的人物画正是色彩与线条的完美结合,既细腻又意境深远,极具意味,造就了中国人物画独特的美。
一、 中国画色彩观对于人物画的影响
在中国早期的绘画作品中,人物画占据主流,具有很多代表性的作品,例如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卷》《洛神赋图》、后期的阎立本的《步辇图》、周?P的《簪花仕女图》。这些画作反映了唐朝之前的人物画在创作方面注重色彩的运用,色彩艳丽,浓烈繁多,反映出这一时期人物画在色彩的运用搭配方面已较为成熟,对于色彩的运用也成为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唐以后,中国画包括人物画,对于色彩运用的理解开始出现转向,由对于丰富色彩的专研转向黑白渐染的水墨。“水墨丹青”,丹青即是强调绘画中色彩的运用。然自宋开始,“墨分五色”之说在绘画色彩上逐渐成为主流。这种绘画风格的转向,背后所反映的实际上是盛唐繁荣过后,文人在宋朝历史起落中的文化变迁。在绘画中,色彩的华丽为唐以后的画家所逐渐摒弃,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清新、淡薄的精神追求,既是对于繁华的祭奠,也是对于现实的客观、冷静、不失意境的哲思。在宋以后,绘画中对于“色彩”的追逐在绘画界被视为“俗”的表现。
对于华丽色彩的放弃,所带来的是画者内心世界的呈现,没有丰富的色彩,真正让人惊艳的人物画作往往是简单的水墨色彩勾勒出的意境,是人与境的融合,是画作与作者内心的合二为一。自宋之后的画作,呈现出与西方画作截然不同的特点,色彩与水墨的对比,真实与意境的追求,中国的画家不仅仅只是简单的画家,更是充满思想的哲学家。
二、 中国人物画色彩运用的特点
中国画对于色彩的理解是不断发展的,对于色彩的运用也有着自身的规律。中国人物画可以说中国画的色彩使用是特点鲜明的,构成了中国人物画的特征。
首先,中国人物画的色彩运用较为简约,不如西方绘画所呈现的色彩艳丽多彩,中国的人物画作往往以一种主色调为主,其他颜色的运用只是稍作补充,就算是以色彩艳丽著称的宗教题材的画作,其色彩的运用也是非常注意色彩之间的配合,并不追求色彩的浓重。例如:敦煌莫高窟的壁画,人物画种类繁多,但是色彩之间的调和非常注意。
其次,中国人物画的墨与彩的有机结合。之前所说,中国画的特色在于水墨画,追求黑白色彩的过渡与分层。在墨与彩的配合方面,中国人物画体现的是墨线的勾勒,墨色烘托出色,以墨为底,清新淡雅、厚重之上,反衬出色彩的灵动。同时“色不碍墨,墨不碍色”,色与墨的有效配合,画者存乎一心之间,也可见画者的境界高低。
第三,中国人物画作中常用的技法。色彩的运用,可以分为色与彩,色只是基础,色能否成彩,达到画者想要表现的效果还需要技法的辅助。中国人物画中的色彩运用所包含的技法也是博大精深的。具体而言包括:第一,渐变法,墨分五彩,所反映的是“染”“渲染”的效果,色彩、水墨由浓到淡会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展现不同的效果,绘画中人物面部的创作需要对于色彩渐变的熟练掌握,既真实又自然,美好的呈现人物的面部表情,色彩的渐变也能达到朦胧的艺术效果。第二,调和法,这一方法其实在西方绘画中较为常见,调和就是将不同颜色的颜料加以混合,制造出画者想要的颜色。例如人物画面部肤色就需要画者进行调和,很少会有一种颜色是和人物自身的颜色相同的,都需要画者进行调和,调和是作为画家的一项基本功。第三,蘸色法,这一技法对于画者的绘画技巧要求比较高,需要对于画笔的力度掌控恰到好处,所达到的效果也是令人满意的,为增加作品的色彩度,画者可以蘸多种颜色并一笔画出,这一手法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也是中国人物画不为色彩所束缚,追求内心的超然状态的体现。
第四,中国人物??色彩的运用,一方面讲究工整,具有工本画的根基,例如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卷》《洛神赋图》,但是中国画对于色彩的运用不同于西方人物画中的色彩与光线的完美结合,它反映着中国画对于色彩的“随类赋彩”的特点。
三、 中国人物画色彩运用的优点
中国的画作以唐为界,之前对于色彩的运用达到一定高度,但是真正形成中国画特色的依旧是水墨画。中西方绘画作品呈现出清新淡雅与浓墨重彩的色彩对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古乐人社会身份生成与歌舞伎乐演化研究几个基本理论问题.doc
- 中古入声字在明光方言中读音分析.doc
- 中古入声字在仙居方言中读音分析.doc
- 中古入声调在西南官话中今读类型与分布特点探析.doc
- 中古全浊声母字在萍乡方言中读音分析.doc
- 中古日母在今临沂方言中读音研究.doc
- 中古家训社会价值分析.doc
- 中古汉语语料库设计与实现.doc
- 中古知庄章声母在大邑方言中读音探析.doc
- 中古知庄章三组字声母在萍乡方言中读音分析.doc
- 2025年无人机低空医疗物资投放社会效益报告.docx
- 2025年再生塑料行业包装回收利用产业链重构研究.docx
- 《AI眼镜周边产品市场机遇:2025年终端销售与需求增长洞察》.docx
- 2025年坚果加工行业深加工技术突破与市场拓展策略报告.docx
- 2025年通信芯片行业技术竞争与未来趋势报告.docx
- 《2025年生鲜电商配送冷链事故分析与预防措施》.docx
- 《商业航天融资新趋势2025民营卫星企业资本涌入估值分析市场动态》.docx
- 2025年能源绿色健康行业创新技术与市场应用报告.docx
- 2025年无人机低空医疗救援通信方案分析报告.docx
- 2025年烹饪机器人行业市场集中度分析报告.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