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家训社会价值分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古家训社会价值分析

中古家训的社会价值分析   摘要:本文通过对《颜氏家训》和司马光《家范》两者的篇目设置、关注重点、治家原则以及家族命运的担忧与期望诸问题进行讨论,分析中古家训的社会价值,借以阐释中古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特征。   关键词:《颜氏家训》;《家范》;治家;礼制;社会变迁   中图分类号:I2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017(2006)01-0060-05      家训是中国古代教家治家之法,家训的体例和内容的变化反映的正是社会变迁对于家族的影响,同时也反映了家族对社会的变革和发展的反应和主动配合。颜之推撰《颜氏家训》和司马光撰《家范》是中国古代家训中代表性的作品,其社会影响极为广泛,流传至今。二者的对比研究,对我们深入了解中古家训的社会价值有重要的意义。      一、作者的身世和时代背景      《颜氏家训》作者颜之推,由北齐入隋。《颜氏家训?诫兵》篇云:“颜氏之先,本乎邹、鲁,或分入齐,世以儒雅为业,偏在书记。”据《北史?颜之推传》云:“颜之推字介,琅邪临沂人也。祖见远、父协,并以义烈称。世善《周官》、《左氏》学,俱《南史》有传。之推年十二,遇梁湘东王自讲《庄》、《老》,之推便预门徒。虚谈非其所好,还习《礼》、《传》。博览书史,无不该洽,辞情典丽,甚为西府所称。” 《颜之推传附弟之仪传》云:弟之仪,字升。幼颖悟,三岁能读《孝经》。及长,博涉群书,好为词赋。尝献梁元帝《荆州颂》,辞致雅赡。帝手敕曰:“枚乘二叶,俱得游梁。应贞两世,并称文学。我求才子,鲠慰良深。” 颜氏为南北朝时期的世家大族,以文章学术闻名,保持家业不坠。   陈寅恪先生曾指出“所谓士族者,其初并不专用其先代之高官厚禄为其惟一的表征,而实以家学及礼法等标异于其他诸姓”。 也就是说,对于世代高官的世家大族而言,礼法与家学正是其标志性的内在文化特征。而家训的撰写,便是其家学及礼法文字上的总结之作。政权更迭之际,世家子弟也随之漂浮不定,颜之推一生,历仕四朝,“三为亡国之人”,饱经战乱之苦,世家大族的兴衰更替历历在目,颜之推开始注重家族持续发展,对以往的家族法则开始变更。   《家范》作者司马光,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宋史?司马光传》载: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 “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仁宗宝元初,中进士甲科。其后一生仕宦沉浮,“孝友忠信,恭俭正直,居处有法,动作有礼。”司马光的父亲司马池,《宋史?司马池传》载:司马池字和中,自言晋安平献王孚后,少丧父,家赀数十万,悉推诸父,而自力读书。后中第,授永宁主簿,历任多职之后,擢天章阁待制、知河中府,徙同州,又徙杭州。 司马池父子进士及第,是科举制度下的官僚阶层,是唐宋时期以科举晋升官僚的知识分子的典范。这种依靠科举的途径却往往造成了家族地位的不稳定,一旦失去官僚地位,很难保持其政治特权,若后代子孙不肖,极有可能造成家业沦丧的地步。因此,从北宋中期开始不断兴起保持家族存续的意识,重视家法门风的传承和熏陶,众多家训家礼的修撰也正是在此前提下出现的。司马光的《家范》修撰也表明,教导子孙的重点已经从文章勉学、风操慕贤之类转向单纯的关注治理家庭、维持家业的平稳。   由颜之推到司马光,由世家大族到科举官僚,由累世家学传承到经典统一、考试进阶,家训编撰者身世地位的差异,代表的正是两个时代的社会差异。全面考察颜之推和司马光两人的社会背景和个人经历,无疑对于我们全面理解《颜氏家训》和司马光《家范》的两部家训各自的篇目、内容以及两部家训之间的差别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二、家训篇目差别与作者关注重点的转移      颜之推与司马光的身世地位的差异,反映在其撰写家训的意图已开始变化。《颜氏家训》之《序致》篇云:“圣贤之书,教人诚孝、慎言、检迹;立身扬名,亦已备矣。”为家训二十篇,“非敢轨物范世也,业以整齐门内,提撕子孙”,“以为汝曹后车”。 而司马光在《家范》开篇就云:“治国必先齐其家”,“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圣人有正家以正天下之法,“降及后世,爰自卿士以至匹夫,亦有家行隆美可为人法者,”所以采集“家行隆美可为人法者” 以为《家范》,正是为了治家齐家。这种变化明确体现在《颜氏家训》和《家范》的篇目差别上。   《颜氏家训》包括:《序致》、《教子》、《兄弟》、《后娶》、《治家》、《风操》、《慕贤》、《勉学》、《文章》、《名实》、《涉务》、《省事》、《止足》、《诫兵》、《养生》、《归心》、《书证》、《音辞》、《杂艺》、《终制》二十篇。其中涉及的范围极为广泛,不仅有家族礼仪,更是“南北风俗各异、豪门庶族好尚不同、佛教之流行、玄风之复扇、鲜卑语之传播、俗文字之盛兴,皆有翔实记录”。 北宋司马光撰写的《家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