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本科大众文化语境中的流行音乐
PAGE
PAGE 1
大众文化语境中的流行音乐
摘要:流行音乐是“大众文化”,表达大众的情感。在中国,它从产生之初就打上了时代的烙印。流行音乐与时代文化心理和受众的文化心理相适应,大大刺激了它的流行。同时,商业操作也促使了它的流行,这也导致了它的浓重的商业色彩和媚俗性。伴随着社会文化的提高,人们将越来越清醒的看待它。
关键词:流行音乐 大众文化
当今中国,流行音乐正以不可抵挡之势撒播到每一个角落。街上,飘荡着萧亚轩、谢霆锋的歌曲;音像店,传来了阿杜磁性的嗓音;酒吧、歌厅,流动着优雅的爵士乐;电视里,俊男靓女们正舞动着青春的节拍,唱着青春的歌曲;电脑旁,你可以一边在线试听周杰伦的新曲,一边在虚拟时空中遨游;商场和学校,也时不时回荡着羽泉的《最美》、水木年华的《在他乡》……。这是流行音乐在中国的胜利,也是大众文化在中国的一次胜利。
流行音乐(Pop Music)首先兴起在欧美国家。在我国,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也曾一度出现过流行音乐。本文要讨论的则是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流行音乐。它出现在中国社会从“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整齐化一的文化生产方式”[1]向“以市场运作为主要机制的大众文化生产方式”[2]转变的过程中,受到了港台流行音乐的影响,通常以大众的情感(这里的大众指消费大众,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可以包括社会各阶层),日常生活为内容。它具有“商业性”、“消费性”以及“新奇易变”[3]等特点,是一种以青少年为主要受众的大众文化类型。
流行音乐在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里成为了中国大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功之因不容忽视。
一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个特殊的年代。在这之前文化大革命使中国人深陷“禁欲”的漩涡,更给中国人带来了物质和精神上的巨大创伤。而改革开放的实行,不仅带来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更使中国人得到了心灵的解放。流行音乐就在这种文化语境下涌入中国,走近了禁欲良久的中国人。80年代初期,那些咏唱世俗爱情的流行歌曲,简单直白,却极富震撼力。邓丽君的《月亮代表我的心》是男女间忠贞不渝爱情的直接表达,就连张蔷翻唱的《爱你在心口难开》也同样是直抒胸臆。这无疑是对长期崇尚“温柔敦厚”的中国人的情感的巨大冲击。敢于表达爱情,直接抒发自己对情人的爱慕,正是人性解放和心性解放的证明。情歌就像“冬天里的一把火”,照亮了孤独已久的中国人的心,点燃了温雅平和的中国人的热情。从这一刻起,中国人再也不必隐藏爱情,可以直接喊出“我决定爱你一万年”。
在情歌进入中国内地的同时,一些校园歌曲和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的歌曲也“趁势而入”。比起爱情歌曲,这些歌曲在某种程度上更加走红。它们的流行是与当时中国社会基本心态——“文革” 的创伤交织着改革开放的喜悦与兴奋——相符的。《年轻的朋友来相会》就反映了当时中国青年充满理想,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传入中国内地的校园歌曲如《乡间的小路》、《金梭和银梭》、《兰花草》、《外婆的澎湖湾》,以其清新明快的节奏歌颂了大自然的美和纯真情怀,在年轻人的心中引起了共鸣。不只年轻人,那时的中国人大都充满激情。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点燃了中国人心中实现现代化的希望之火。人们有了明确的位置,清晰的目标,更具主人翁的责任感,充满了乐观主义和英雄主义情怀。《万里长城永不倒》、《孩子,这是你的家》和《我的中国心》等歌曲,无不洋溢着爱国热情和强烈的责任感,与当时人们的社会心态“不谋而合”。爱国主义歌曲和校园歌曲就这样在与整个时代“明丽”的主调相吻合的情况下,也成为了当时的流行音乐。
二
经过了80年代初爱情歌曲、校园歌曲和爱国主义歌曲的洗礼,中国流行音乐在1986年迎来了发展史上至关重要的转折:《让世界充满爱》的大型流行音乐演唱会后,中国内地流行音乐的时代真正到来了。至1990年,内地的流行音乐形成了新民歌、抒情流行歌曲和摇滚乐的三足鼎立。“西北风”、“囚歌”和“亚运会歌曲”在此期间出现了短暂流行。歌曲内容以爱国主义、爱情、乡情为主。1990年以后,内地流行音乐除了新民歌、抒情流行歌曲和摇滚乐外,还新增了一些国际流行音乐常见的元素:爵士、饶舌乐(Rap)和拉丁节奏(Latin rhythm)。同时,在题材上也出现了许多在反映时代、社会、人生的深度和广度上有所拓展的歌曲。尽管流行音乐风格多样、题材不一,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反映大众的情感,关注大众的生活。流行音乐反映的伦理、情感、理想都是大众熟悉、渴求,且和大众息息相关的。80年代末曾走红一时的《囚歌》是一个劳改犯的内心忏悔。90年代,艾敬的《我的1997》是一个普通人眼中的香港回归,《一封家书》儿子对父母的深情,张楚的《姐姐》是青春期的少年对姐姐的依恋,《祝你平安》饱含着“平安是福”。它们以最简单的形式对人类最普遍心理进行了最直接的表达,具有贴近实用的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