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节 抗微生物.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四章节 抗微生物.ppt

给药须知 1.四环素宜饭后口服,不能用茶叶水送服。乳制品、碳酸氢钠和多价金属离子均能减少四环素类吸收,不能同服。不宜肌内注射,静脉滴注须稀释后缓慢滴注,病情好转后即改口服给药。 2.观察感染症状是否减轻、消失,监测体温、脉搏、血象。注意观察患者的口腔、肠道有无异常,定期做X线胸片及肝功能检查。 3.对四环素类过敏患者禁用,孕妇、哺乳期妇女和8岁以下儿童禁用。 2.氯霉素 抗菌特点 对革兰阳性、阴性细菌均有抑制作用,且对后者的作用较强。 对脑膜炎奈瑟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为杀菌药,对立克次体、衣原体、支原体也有效,但对革兰阳性球菌的作用不及青霉素和四环素。 〔临床应用〕 1.伤寒 2.立克次体感染(斑疹伤寒、Q热和恙虫病) 3.与其他抗菌药伍用治疗腹腔、盆腔的厌氧菌感染, 4.局部用药:眼部感染及沙眼 不良反应 1.抑制骨髓造血功能 ①可逆性抑制 表现为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与剂量和疗程有关,一旦发现及时停药可恢复。 ②不可逆抑制 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与剂量和疗程无关,一旦发生常难逆转。 2.灰婴综合征 新生儿与早产儿剂量过大可发生临床表现为腹胀、吐奶、呼吸不规则、面色灰紫、循环衰竭等。因此,早产儿及出生两周以下新生儿应避免使用。 3.也可产生胃肠道反应和二重感染。 4.少数患者可出现皮疹、药热及血管神经性水肿等过敏反应,视神经炎、视力障碍,溶血性贫血。 第三节 人工合成抗菌药 是一类含有4-喹酮母核的合成抗菌药,按合成的年代及抗菌特点分为四代。 第一代(60 年代):萘啶酸,已被淘汰。 第二代(70 年代):吡哌酸等。吡哌酸对G-菌有效,口服后尿中浓度高,用于尿道或肠道感染。 一、喹诺酮类 第三代(80 年代):氟喹诺酮类。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等。口服易吸收、广谱、抗菌活性增强,用于尿道或肠道感染。 第四代(90 年代):莫西沙星、吉米沙星、加替沙星等,为最新氟喹诺酮品种。 机制:抑制敏感菌DNA解旋酶(G-菌)和拓朴异构酶Ⅳ(G+菌),干扰DNA复制产生杀菌作用 【临床应用】常用第三代产品。 氟喹诺酮类适用于治疗敏感G-菌、G+菌引起的感染。 包括:泌尿道感染、肠道感染、呼吸道感染、骨骼系统感染(骨髓炎和骨关节感染 )、皮肤软组织感染等各种感染。 【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5% ①胃肠道反应 ②CNS反应:头昏、头痛、失眠、眩晕、情绪不安等,严重时偶见复视、抽搐、神志改变和幻觉、幻视; ③过敏反应:如血管神经性水肿、皮肤瘙痒和皮疹,个别病人出现光敏性皮炎; ④软骨损害:少数可出现关节疼痛和炎症(水肿),所以不宜用于儿童和孕妇。 二、 磺胺类及甲氧苄啶 (一)磺胺类 抗菌谱:为广谱抑菌药,对多数G+和G-菌都有效 作用机理 :磺胺类与PABA化构相似,竞争性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通过干扰细菌叶酸代谢而抑菌。 临床用途 1、磺胺嘧啶(SD)可用于治疗流脑 2、磺胺甲恶唑(SMZ)可用于治疗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 3、柳氮磺吡啶(SASP)主要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4、磺胺米隆(SML)适用于烧伤或大面积创伤后感染 【不良反应】 1.泌尿系统:引起结晶尿、血尿、管型尿,以SD常见,SMZ大量久用会出现。 2. 过敏反应:局部用药易发生,磺胺类之间有交叉过敏反应,用药前需询问过敏史。 预防措施: (1)用等量的NaHCO3 (2)多饮水 (3)避免长期用药,定期检查尿常规 (4)老年及肾功能不良者,以及脱水、休克者慎用或不用 (1)一出现即停药,并用抗组胺药或糖皮质激素治疗 (2)问病人是否有过敏史 3. 造血功能反应:偶见粒细胞减少,再障及血小板减少症。 4. 肝损害:黄疸、肝功能减退,严重者可见急性肝坏死。 5. 其他:中枢抑制,胃肠道反应,驾驶员、高空作业者忌用。新生儿可致脑核黄疸和溶血。 抗菌谱:抗菌谱与磺胺类相似,但抗菌作用较强,单用易产生耐药性。 抗菌机制: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阻碍四氢叶酸的合成和利用。 (二)磺胺增效剂—甲氧苄啶(TMP) 【临床应用】 常与SMZ或SD合用或制成复方制剂,如复方甲恶唑片(复方新诺明片)。 用于敏感细菌引起的各种感染。 【不良反应】 可逆性血象变化,如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严重者可用亚叶酸钙治疗。可引起恶心、过敏性皮疹等;动物实验可致畸胎,孕妇禁用。 代表药物:呋喃妥因(呋喃吡啶)、呋喃唑酮(痢特灵),是人工合成的抗菌药。抗菌谱广,不易产生耐药性。 呋喃妥因:口服较易吸收,尿中浓度高,主要治疗泌尿道感染。 三、硝基呋喃类 呋喃唑酮:口服不易吸收,主治菌痢、肠炎、霍乱等消化道感染, 目前是抗厌氧菌、阴道滴虫和阿米巴原虫的首选类药物。 甲硝唑(灭滴灵)

文档评论(0)

youngyu03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