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家颜真卿道教交缘原因初探.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书法家颜真卿道教交缘原因初探

书法家颜真卿道教交缘的原因初探   摘要:书法家颜真卿由于自身境遇与历史际会,与道教有浓厚的交缘,甚而对道教显示出特有的虔诚,俨然有方外之趣,后来被尊称为道教的神仙。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受唐代三教并用的大背景影响深刻,尤其是道教在唐代被极力支持,有明显的“国教化”倾向,唐朝士大夫崇奉道教很多。二是就个人而言,与家庭文化渊源、早年“甘味道艺”以及个人仕途挫折失意以寻求心灵慰藉等息息相关。三是“艺道合一”、“书道相通”,道学对中国艺术(包括书法艺术)的馈赠尤多,书艺成为颜真卿沟通道流的桥梁。四是颜真卿位高人重,真切通过有关道教碑记的撰写,极大地提升了道教的社会影响,使道教愿意神化。五是一生慷慨激烈,功业道德文章高超,坚贞不屈,且以死殉国,宋代被尊崇为神仙,获得“仙籍”,宋之后儒家的“英雄”成为道教的神仙并不偶然。   关键词:颜真卿;浓厚的道教交缘;艺道合一颜真卿以“颜体”光辉千古,从思想态度和人生实践上考察,其一生践行儒家风范,“为人子者益孝,为人臣者益忠,为人弟者益顺,为人吏者益敬,有以见盛德之仪型也”(令狐?`《颜真卿墓志铭》),因之颇受盛赞而炳于史册。但由于自身境遇与历史际会,他与道教有浓厚的交缘,甚而对道教显示出特有的虔诚,俨然有方外之趣,后来被尊称为道教的神仙。新旧《唐书》本传并未记载其真正加入道籍,断言颜真卿是道士有失偏颇。而《太平广记#8226;颜真卿传》将其列为“神仙”之列,《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继而将他列入仙传,从此获得“仙籍”。这样颜真卿从儒家士大夫,到与道流交往的活跃者,再到道教的北极驱邪院左判官,它是由多方面原因促发而成的。   一、浓厚的道教交缘   由于现实机缘与自身境遇,颜真卿与道教有浓厚的交缘。依据相关史料以及大量碑记,及后代为其写的碑记文章考察,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自身有不少与道教相关的活动以及与道教人士的交往,从而显示出对道教特有的虔诚,俨然有方外之趣。其次,颜真卿留下了许多与道教有关的碑记,大多是著名的书法名作,记录下弥足珍贵的道教史资料。三是宋元时期为道教所标举,被道教尊奉为神仙,获得“仙籍”,还掀起溺仙之争。   颜真卿与道教有不解之情缘,主要表现在早年的求学与留心仙道经历时期,以及贬谪抚州和湖州时期。除了儒家经典,从小就曾研读道家典籍。唐人令狐?`《颜鲁公集神道碑》叙述了他早年刻苦求学的情形,说其“家贫屡空,布衣粝食,不改其乐。余力务学,甘味道艺,五经微言,及百氏精理,无所不究。既闻之,必行之”,说明了对包括道在内的“百氏”都有涉猎,并均笃行。《太平广记#8226;颜真卿传》还记载,真卿年十八九时,卧疾百余日不愈。道士北山君出丹砂栗许救之,顷刻即愈,此后真卿常留心仙道。另,《唐语林》卷六也记载颜年青时曾得方士丹药,服之如少壮。《古今图书集成#8226;神异典》卷二四四也说,按《人物志》,道士陶八八授与一刀圭碧霞丹,令真卿服之,自后体健,至今不衰。这些并非属实,但表明其早年就对道家道教已有较深接触,对仙道存有较多期冀。   贬谪抚州和湖州时期,总共十年,参与了不少与道教相关的活动,并与道教人士频繁交往,其诗文、书法创作也多与此相关。在公职之余常不但涉入佛寺,“深入禅味”,向高僧大德学禅,而且足迹遍于道观,结交了相当多的高道以及习道者,特别如道士黎琼仙、玄靖、志和、吴筠等,都成为真卿的良师明友。抚州道教兴盛,其常往附近仙山访求碑铭,“因与府官议崇观宇,永利焚修。寻差军将以公用钱诣山,换殿宇门廊”,然后留下“予德惭好道,任忝分符。原始要终,罕测冲天之日;飞文染翰,用贻终古之芳”(《华盖山王郭二真君坛碑记》)之作。如倾慕晋代道士王、郭二真君修道异事,派人赴华盖山寻访遗踪,还重修二真君神坛,亲撰《华盖山王郭二真君坛碑铭》;寻访井山晋代女道士魏华存仙坛遗迹,撰有《南岳夫人仙坛碑铭》,对增修观庙备加称赞;游井山华姑仙坛,撰有《华姑仙坛碑》,详细记述了唐时道姑黄令微修炼升仙之事;游南城县麻姑山仙都观,撰有《麻姑山仙坛记》,对真君王方平、麻姑的奇异道术推崇备至。大历六年(771)颜氏游览抚州南城县西南麻姑山时,据《神仙传》撰书《麻姑仙坛记》,立于麻姑仙坛之侧,情结仙缘。《太平寰宇记》:“山顶有古坛,相传麻姑得道于此。”麻姑为道教所尊的女仙,专司女寿。碑记记载东汉恒帝时麻姑应真君王方平之召,降于蔡经家指点蔡经尸解,超度蔡经升仙。道士邓紫阳也于此习道炼丹,应召入京大同殿,后归葬麻姑山,玄宗为麻姑仙立庙塑像。麻姑山在当时及宋元明时期,成为东南一带的道教中心。这些都表露慕道尚仙的真挚热情,也是书法史上的名作。另外,此期间与茅山宗十三代宗师李含光(682-769)的交往也值得一提。李含光,号“玄靖先生”,司马承祯著名弟子,玄宗多次征召,辞居茅山。颜真卿曾闻含光至德,洁慕玄微,致书表示仰慕之意。李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