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史教学文稿.ppt
三、科学技术: 1、数学和天文历法:刘徽《九章算数注》、祖冲之、虞喜《安天论》; 2、医学、化学:针灸、葛洪《肘后卒急方》、炼丹术; 3、农学、地理学:贾思勰《齐民要术》、裴秀、郦道元《水经注》。 复习思考题 1、《神灭论》是谁撰写的?有何意义? 2、魏晋南北朝时有哪些重要历史著作? 3、《水经注》是谁撰写的?有何意义? 4、魏晋南北朝时期有哪些重要文学家? 5、祖冲之在数学上的主要成就是什么? 6、《齐民要术》是何时何人撰写的?有何意义? 1、 重要名词 何晏 王弼 《神灭论》 《后汉书 《三国志》 《水经注》 蔡文姬 王羲之 陶渊明 祖冲之 《齐民要术》 《魏书》 《孔雀东南飞》 《敕勒歌》 《木兰诗》 云冈石窟 龙门石窟 第六章 封建社会繁荣昌盛的 隋唐五代时期 第一节???叙说 一、隋唐五代时期的中国:社会制度先进、生产发展水平高、长期统一、文化繁荣发达、世界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 二、隋唐五代时期历史发展大势:隋、唐前期、唐后期、五代十国。 三、基本史料:考古资料、官修史书、唐人别集、笔记小说、杂记、类书、工具书。 第二节????隋朝的兴衰 一、隋朝建立及统一: 1、杨坚代周:581年定都长安、改元开皇; 2、统一全国:政治经济改革、处理与突厥关系、废后梁、定策略、平陈; 二、隋朝的政治革新: 1、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内史省设内史令二人、门下省设纳言二人、尚书省设尚书令一人、左右仆射各一人、下有六部尚书; 2、控制地方的措施:州县二级、炀帝改州为郡、废除州县长官自辟僚佐制度; 3、选举制度的改革:废除九品中正制,开皇时设秀才、明经,炀帝增进士科; 4、寓兵于农的府兵制度:府兵制与均田制; 5、修订隋律:《开皇律》500条。 三、隋炀帝的统治与隋末农民起义: 1、隋炀帝的改革:建东都洛阳、开凿大运河、巡幸、通西域、完善官制、创进士科、重修律令、恢复学校、取消奴俾、牛、妇女的授田; 2、隋末暴政:大兴土木、宴游无度、徭役苛重、好大喜功、三征高丽、破坏生产; 3、农民起义与隋的灭亡:611年王薄首义、瓦岗军、河北军、江淮军、618年隋亡、意义(推翻隋朝、教训唐朝、打击士族)。 复习思考题 1、试述隋朝统一前后进行的改革及意义。 2、隋朝大运河分为几大段,有什么名称? 3、隋末三支农民起义大军的主要活动地区在哪里?其领导人各是谁? 重要名词 隋文帝 隋炀帝 王薄 窦建德 李密 三省六部 科举制 大索貌阅 公廨田 流求 吐谷浑 第三节????? 唐朝前期的政局 一、李渊建唐与统一中国: 1、晋阳起兵与定鼎关中:618年李渊建唐、改元武德、都长安; 2、唐朝统一中国:628年重新统一。 二、唐朝的政治措施; 1、加强中央集权统治:三省六部、地方为州县、636年全国分10道、733年分15道; 2、学校的发展和科举制度的完备:学校分三类(中央馆学、地方州县学、私学); 3、府兵制度的变革:中央机构设12卫、特点(内重外轻、皇帝掌握、基于均田制) 4、唐律和唐律疏议:现存最早封建法典、特点(较隋律宽而轻、慎对死刑、保护劳动力、限制官员不法行为) 三、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1、安定百姓与重视农业:轻徭薄赋、选用廉吏、重视农业、重视救灾; 2、知人善任:任人唯贤、使人如器、不以门第为限、不以华夷为隔; 3、兼听纳谏:从谏如流、奖励进谏、对进谏和纳谏作了具体规定; 4、撰修氏族志:压制士族、加强皇权、扶植庶族地主、巩固统治; 5、唐太宗和“贞观之治”的历史地位: 四、武则天的统治: 1、武周政权与打击士族:《姓氏录》、690年称“圣神皇帝”、周都洛阳; 2、武则天的政绩:重视农业、发展科举制、首创殿试、加强边防、文章取士; 3、武则天的弊政:任用酷吏和政治败坏、崇佛与生活奢侈。 五、唐玄宗开元革新: 1、武则天以后的动乱政局: 2、唐玄宗改革:裁汰冗官、整顿吏治、抑制食封、压制佛教、发展农业、整顿财政; 3、“开元盛世”的出现:经济繁荣(粮食布帛产量多、国家仓储盈满、物价平稳、户口增长、唐初200万户、755年891万户、5291万人口、垦田面积800—850万顷、稍多于西汉最高值)、社会安定、文化昌盛。 第四节 唐后期及五代十国的 政治嬗变 一、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 1、天宝年间的统治危机:安逸享乐、任用聚敛之臣、府兵制破坏、实行募兵制、外重内轻、节度使出现; 2、安史之乱:755—763、原因(不得人心、叛乱集团内讧、唐朝借军回鹘)、影响(严重破坏社会经济、唐朝元气大伤;破坏统一局面、中央集权受到削弱、形成藩镇割据;暴露了衰弱的国力、削弱了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