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传播视阈下关中民间文化及其形态探析.doc

人际传播视阈下关中民间文化及其形态探析.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际传播视阈下关中民间文化及其形态探析

人际传播视阈下的关中民间文化及其形态探析   摘要:传统民间文化的分布总体上呈现地域性的特点。民间文化的人际传播,是特定区域传统民间意识形态对于人际传播的显性与隐形交融的综合展现。本文立足于关中地区传统民间意识形态的传播形式,尤其是对其中文化因素的考量,对该地区传统民间文化人际传播及其形态进行分析,期冀对陕西地区乃至西北地区民间文化的传播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关中地区;民间文化;人际传播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16)03-2-0049-03   人类传播活动从本质上可分为两大类: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人际传播是社会生活中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传播现象,[1]149一切其他形式的传播都是人际传播的某种延伸或变形。从社会形成的过程来看,“社会是人们交互活动的产物”。[2]13而这种交互活动,皆以人际传播为基础。可见,“人际传播”是由传播学研究范畴内某一划分标准而催生的一种传播类型,它在人类传播活动中发挥的作用是极为重要的。   一、人际传播与民间文化   对于人际传播的定义,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学界各有论述。有学者将人际传播定义为“一个人运用语言或非语言信息在另一个人心中引发意义的过程”。学者李彬在《传播学引论》一书中称“所谓人际传播,一般是指人们相互之间面对面的亲身传播……用施拉姆的话说,是两个人(或两个人以上的人)由于一些他们共同感兴趣的信息符号聚集在一起”。[1]147   人际传播中传受双方的情感关系是建立在即时、直接、面对面的交流环境下,通过语言和非语言的传播形式来实现的。美国学者史蒂夫?莫滕森认为,在人际传播过程中,传播的表现形式依照传播者是群体内部还是群体外部成员而有所不同,系统内外之别让系统外部的成员及其思想难以进入系统内部,系统不易遭受影响和破坏,从而确保系统的平衡和稳固。[3]35   由此可见,系统或地域范围内的成员间平等沟通、和谐相处的前提不仅是拥有相同的话语体系与风俗习惯,还应具备高度相似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这些思想和行为上的一致性,使得成员间产生强烈的文化认同感,群体间产生的共鸣也十分有利于与周边地区文化的兼容并蓄,进而相互融合、共同发展。当代语义背景下的关中地区大致包括宝鸡、咸阳、西安、铜川、渭南五个地市,其民间文化的人际传播有着自觉和不自觉的两种方式。如果从传播的5W模式来看,人际传播通常发生在男女之间、亲友之间和邻里之间,是传受双方的主体,传播渠道通常是面对面的亲身传播,传播内容或是嫉恶如仇,或是弘扬赞美,或是对美好生活的憧憬等,传播效果则是基于地域范围内的文化认同而能够引起受传者的共鸣。所以,关中民间文化的传播主要是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当地民众作为传受双方对本区域广泛传播和延续下来的民间文化有着高度的认同感,使得关中民间文化的人际传播顺利发展。   二、关中民间文化的多元人际传播形态   关中地区,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有着众多帝王将相的陵墓,有着丰富的历史宝藏,是国内外瞩目和向往的陕西民俗文化代表性地区。[4]   厘清关中的地域和历史文化范围,就可以对区域内多元的民间文化传播形态进行分类研究。因关中地区历史文化悠久,传统民俗表现形式呈现多元繁荣样态,容量极大,很难具体分类,本文将其划分为语言传播与非语言传播两大类。   (一)语言传播   语言传播是民间人际传播的最主要类型。口头传递式的人际传播是面对面的、个体间的交谈形式,如约见、拜访等。这种方式在人际传播中占比最大。   一是方言。在某一地域范围内,口口相传是最质朴的人际传播方式,这种口头传播不仅发生在空间范围内的成员间,在时间范围内也是最基本、最常见的,譬如长辈一代对晚辈一代的言传身教等。方言,作为一种口语的地方变体,有着强烈的地域色彩,其产生并成长在民间肥沃的生活土壤中,在实现系统内成员间无障碍沟通的同时,还能增进当地人民的情感交流。越是偏远,越是文化历史悠久的地区,其方言越是不容易被其他地域内的成员所理解,尤其是一些无法用汉字书写出来的生僻词,因为这是当地人民世代流传下来的集体智慧和生产生活体验的结晶,当小众范围内的人们通过方言交流时,所谓民间人际传播就在发生。关中地区的口语人际传播以陕西话为主,譬如西安美食Biángbiáng面,biang字是一个合体字,无法用普通汉字输入法写出来,因其制作食材是关中麦子磨成的面粉,口感劲道爽滑,且制作过程中有biang、biang的声音,因而得名。biang字的发音属于陕西方言,对于东部沿海地区的民众,尤其是从未耳闻或到过西安的这部分人来说,就很难理解它的意思。   二是区域性的民间文学。民间文学,是由口头语言创作和传播演变而来的,最初发韧于区域,除了极优秀的、又经长期流传为全民共享的外,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