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代文话看策文体特点.doc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历代文话看策文体特点

从《历代文话》看策的文体特点   摘要:策是中国古代科举最重要的文体。学术界多从历史学的角度考证科举试策的程式,尚未论及策的文体特点。历代文论家对策的分类各不相同。因为是应试文体,策带有浓厚的制科习气。人们对历代杰出的策文及其作家作了深入的分析,值得后人借鉴。《历代文话》未收策学类著作,十分遗憾,建议再版时补上。   关键词:文体;策;科举   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5X(2012)06-0079-08   策试是中国古代科举最重要的科目,从西汉至晚清一直盛行。清末科举改革,减去八股,但保留策试,可见其重要性。废除科举后,策试才从中国大地消失。但目前流行的公务员申论考试,与古代的策试有相通之处,“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传统考试中历久不衰的策论文体在21世纪获得了新的生命力。”[1]学术界对策试的研究也十分深入。周振鹤先生《问策与对策》[2]是较早研究科举策试的论文,着重介绍晚清的一些策论应试指导书。吴承学先生《策问与对策——对一种考试文体的文学与文化研究》从文体学的角度研究了策试的文学、文化意义。[3]53陈飞先生发表一系列的论著,对唐代试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①刘海峰先生则从科举学的角度研究科场策问以及专门应对试策而编辑的各种“策学”指导书。②其他的研究者也从不同的角度对策试进行了研究。③2011年,华东师范大学方笑一先生主持的“宋代试策与策文研究”获得国家基金项目立项。可见,对策试的研究将会越来越深入。不过,上述研究多从历史、文化的角度来研究策试,鲜有涉及策的文学性。以前要研究某种文体的特点,必须多方搜罗古代文话资料。自王水照先生主编的《历代文话》[4]出版后,研究者终于可以省却翻检之劳,而专心于理论探讨了。下面,我们以《历代文话》为依据,来探讨策的文体特点。   一、关于策的分类   《文心雕龙·宗经第三》解释策的起源:“诏策章奏,则《书》发其源。”[5]22后人多从此说,如明吴讷《文章辨体序说》引颜之推语云:“夫文章者,原出五经:诏诰策檄,生于《书》者也。”[4]1589清田同之《西圃文说》云:“诏策章奏,原于《书》。”[4]4092   古人对策的分类各不相同。《文心雕龙·议对第二十四》把策分为两种:“对策者,应诏而陈政也;射策者,探事而献说也。”[5]438后代多采其说。   《文章辨体序说》“制策”条有“对策”:   按《说文》:策者,谋也。凡录政化得失显而问之,谓之对策。考之于史,实始汉之晁错。错遇文帝恭谦好问之主,不能明目张胆以答所问,惜哉!唯董仲舒学识醇正,又遇孝武初政清明,策之再三,故克罄竭所藴,帝因是罢黜百家,专崇孔氏,以表章六经,厥功茂焉。迨后,惟宋苏氏之答仁宗制策,亦克输忠陈义,婉切恳到,君子有所取焉。[4]1617   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策问”条分为制策、试策:   按古者选士,询事考言而已,未有问之以策者也。汉文中年,始策贤良,其后有司亦以策试士,盖欲观其博古之学,通今之才,与夫剸剧解纷之识也。然对策存乎士子,而策问发于上人,尤必通达古今,善为疑难者,而后能之。不然,其不反为士子所笑者几希矣。故今取古人策问之工者数首,分为二类而列之,一曰制策,二曰试策,使当视草为主司者有所矜式,而因以得实才云。[4]2100   《文体明辨序说》“策”条分为制策、试策、进策三类:   按《说文》云:“策者,谋也。”《汉书音义》曰:“作简策难问,例置案上,在试者意投射,取而答之,谓之射策。若录政化得失,显而问之,谓之对策。”   又学士大夫,有私自议政而上进者(如宋苏洵《几策》,苏轼《策略》、《策别》、《策断》,苏辙、秦观《进策》之类)。三者均谓之策,而体各不同,故今汇而辩之。一曰制策,天子称制以问对者是也。二曰试策,有司以策试士而对者是也。三曰进策,著策而上进者是也。[4]2100-2101   明朱荃宰《文通》引《汉书音义》把策分为射策与对策后,也把策分为制策、试策、进策三种。[4]2809唐彪《读书作文谱》“后场体式”之“策体”,完全继承徐师曾的说法:   徐伯鲁曰:策体有三,曰制策:乃天子称制以问而对者是也;曰试策:乃有司策试士而对者是也;曰进策:乃士庶著策而进上者是也。又曰:对策出乎士人,而策问发于上人,尤必善为疑难,方有裨也。[4]3555   清王兆芳《文章释》分为三种,一是“策问”:   策问者……著词于策以咨问贤才也。主于询言咨事,制诰试学。源出汉文《策贤良文学诏》,流有汉武《策贤良制》,晋陆机《为武帝策秀才文》,《文选》列“策秀才文。”[4]6282   二是“奏策”:   第6期许外芳:从《历代文话》看策的文体特点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奏策者,策,马箠也,筹策也,谋也。谋若运筹,亦如运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