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博物馆里的时光.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大英博物馆里的时光   博物馆里,可以看到这个国家最美的时光,就好像你,知道了另外一个人最珍爱的那段秘密回忆。而且,你会知道,在这个国家千百年历史的时光旅行中,最美的旅行纪念品,是什么样子,比如我的那块罗塞塔石碑,它来自大英博物馆。法国人商博良用罗塞塔石碑破译了古老的埃及楔形文,也解开了古埃及曾经湮没流失的历史,而我,则把大英博物馆当做自己的罗塞塔,重回遥远的唐宋明清。   一度觉得博物馆,是旅行中最大的纠结,它让取舍变得很艰困,7天的旅行如果是人的生,花去一整天仔细端详座博物馆,就好比是花去15年的光阴,呆在同一间办公室,而且注定什么也带不走。值得吗?   我不知道伦敦是不是世界上博物馆最多的城市,反正我在那儿度假的那个星期,印象里脚下直踩着各家博物馆的大理石地砖,孜孜不倦。博物馆,有的门票索要高价,有的根本免费。伦敦,有包括大英博物馆在内的众多博物馆,终年免费开放。   雍正粉彩里的幸福密码   我在伦敦的一个星期里,有5天是游走在大英博物馆的屋顶下,但是真正地欣赏它,仍然是在自家的电脑屏幕前。在那个奇妙的地方,盘桓的时间似乎永远不够。   大英博物馆共有1DO多个陈列室,面积近7万平方米,共藏有展品400多万件,展馆的展出线路长达2.5英里,差不多是4公里,连续5天的进进出出,居然积累了超过20公里的“健身里程”!   人人都读过的历史教科书,从来都浓墨重彩地描写千古帝王如何开疆扩土地征伐,却永远没有足够的篇幅,细细描摹普通庶民如何兜兜转转地挣扎求生。我来大英博物馆,就是为了看到这些,我相信,任何一家高水平的博物馆,它的功力也应该体现在,如何讲述庶民的生活史。大英博物馆有个大名鼎鼎的“大中庭”,那是发放免费展馆地图的地方,朴素的黑白地图封面上印着的,是博物馆的至宝之一来自中国的雍正粉彩花鸟扁壶。洋洋大观的博物馆有两处面积扩大的中国文物展区,这只粉彩扁壶栖身于二层(Leve12)的95号展厅一“大维德中国陶瓷馆(Sir Percival David Collection)”,展品编号是211。莹白细腻的胎体上,细细描绘了停留在盛开的牡丹枝头的一对鸟儿,那是两只头顶长着白色绒羽的白头翁,它们相视对望,婉转和鸣。色调温润的粉彩,在洁白胎体的完美衬托下,吟诵出昆曲行腔般柔美的气韵。飞鸟绿色的羽毛根根清晰可辨,娇柔初绽的花瓣,仿佛在轻风的吹拂下随着娇小鸟儿的跃动,也在轻轻摇晃着。粉彩瓷器点染技法所特有的凸凹质感,让鹅黄色的花蕊纤细的形体略微凸出胎体表面,逼真的立体质感。让人有种亲手触摸的冲动!   想象力如同这一对躯体轻盈的鸟儿,开始飞翔。我开始想象这幅图景所透露出的委婉含义,它曾经出现在什么样的场合?它又是为谁烧造?我仿佛是一个,躲在浩瀚历史的神秘投影中悄悄窥测的译码员,偷笑自己的发现。   牡丹,在中国的市井文化中,隐喻着富贵吉祥,而小巧的白头翁,则因那簇头顶的白色羽毛,拥有了“白头偕老”、“直至白头”的幸福含义。仿佛古代中国文人的首机智俏皮又充满才情的藏头诗一样,这瓶身上的画面如果连起来读出,便是:“祝福您富贵长久,直到白头。”抑或是:“祝福你们幸福富贵,白头偕老。”选择花蕾初放,鸟上枝头的场景,又无疑多了一份探春游赏,共度好时光的悠然情致。而如同高悬的当空皓月一般的圆润器型,本身就传达出“圆满”、“团圆”与“和美”的祝福含义。   想来,如果把这样一件清雅得让人如此陶然的文人清供,送给一对新婚燕尔、琴瑟和鸣的知音密友,该是多么地合衬和令人欢喜!他们的人生博物馆里,会因为有了这样的藏品,而牢牢锁住那段美好时光的回忆吧?   我和太太在博物馆宽敞的大窗前,看着窗外,伦敦阴郁的天空中正悠悠降落着稀薄雪花,我们轮流斟饮着自带的热茶,静静看着瓶身上的春色和花鸟,盘算着,最近有哪对儿走运的家伙就要结婚?我们是否又能足够幸运地在景德镇或者潘家园找到一件像样的仿品,在他们的大喜之日,不无得意地送出这样一件贺礼呢?   大英博物馆的时间线   大英博物馆的布展安排,也同样充满着这种和观众款曲互通的妙趣。国内的收藏界,历来有将金石、陶瓷、书画、文房四宝等等器物分门别类讨论和陈设的格物精神,展馆的布设,也经常是以此为圭臬,但是大英博物馆则是按照历史年代的时间线,把中国的历史浓缩于国宝的陈设之中,让人能够在游走于整个展厅的时候,不经意地沿着时光的脚步,走过上下五千年的中国文明史,商周的玉器和青铜器并列摆放着,让并非科班出身、受过专业考据训练的普通观众,也能轻易发现玉器与青铜器在器型、色彩上的承袭关系和相通之处,邢州窑白瓷仿学西域传来的银器形制与色泽?放在一起来看,果然在时间和形体上都合乎逻辑。想了解元、明时期中国外销瓷器贸易是如何鼎盛?那瓷质细腻的胎体上不就清晰地描画着古兰经的经文和西方风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