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股东携旧怨联名逼宫华视传媒强硬保.docVIP

两大股东携旧怨联名逼宫华视传媒强硬保.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两大股东携旧怨联名逼宫华视传媒强硬保“帅”成功   2011年11月15日,华视传媒两大股东所发的一封公开信,震动了整个投资界。   “尊敬的华视传媒董事会的各位:如你们所知,我们谨代表每个通过2010年1月华视传媒收购数码媒体集团(DMG)获得华视传媒股份的股东,对公司的未来发展深感忧虑。我们认为董事会亟需改进公司的发展方针及管理方式,包括以更佳人选替换董事会的李利民主席……”   这是一封被业界视为华视传媒大股东橡树投资和戈壁投资向东家发出的一封逼宫信。   其中,戈壁投资方面毫不客气地指出,在董事会主席李利民的管理下,华视传媒原CFO陈廉义辞职至今已有15个月,公司仍没有聘请新的CFO。而公司股价也从2008年8月1日的每股22.38美元,暴跌至2011年11月11日的每股1.52美元,跌幅达93.21%。戈壁投资认为李利民将华视传媒带入了错误的发展方向,作出了许多错误决定,于是建议董事会撤销其职位。   外界有观点认为公开信的发布日期是精心挑选过的,因为华视传媒在同日发布的第三季度财务报告的确并不好看。报告显示,华视传媒第三季度总营收为5020万美元,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80万美元。   但是,两大股东的呼吁并未打动董事会成员。   2011年11月16日,华视传媒宣布董事会已经通过正式决议,对李利民投信任票,并支持其继续担任董事长及CEO。目前,戈壁投资和橡树投资合计占华视传媒7.5%的股份,两家机构均未进入华视传媒董事会。   两大股东的挟私报复?   据本刊记者了解,华视传媒与两股东之间的纠葛已有多年,但细节一直鲜为人知,而内幕之所以在近期突然被公开,其原因就在于两大股东感觉到不能再“揣着糊涂装明白”了。   2005年4月,华视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在深圳创立,2007年赴美上市,融资1.08亿美元,创下纳斯达克在那个时期的最快上市纪录。   有了钱之后,华视传媒希望从早期的公交广告领域进入地铁市场。当时,地铁热在全国诸多大城市中流行,地铁广告市场的重要性一下子显现出来。但华视传媒的动作并不顺利,而此时,北京数码媒体集团(以下简称“DMG”)扩张迅速。   DMG创立于2002年,覆盖国内7个主要城市的27条地铁线路,并拥有3.4万个地铁电视终端和香港地铁线路的独家广告运营权。仅从业务结构而言,DMG对华视传媒来说是一个很好的业务线补充。   2009年10月15日,华视传媒发起了对DMG的收购,全部耗资1.6亿美元,其中,华视传媒首期支付4000万美元以及价值6000万美元的股票,对于其余款项,华视传媒承诺将在接下来的两年,分期付款。   但在2010年12月29日,华视传媒在美国高等法院对DMG提起诉讼,理由是DMG前股东提供虚假财务信息诱使华视传媒高价收购了DMG,华视传媒将拒绝支付剩下的6000万美元。   “他们的指控非常奇怪。当初收购的时候,华视传媒并没有对DMG的具体营收数字提要求,只要求提供一份审计后的业绩数据,并且华视传媒等到要还款的时候,才想到起诉我们,是不想还钱了。”一位DMG创始人表示。   上述说法遭到华视传媒否认。华视传媒内部人士称,没马上起诉,是因为看到双方有继续合作的可能性。   双方的争议迅速演变成一系列的官司。2011年2月22日,DMG前股东集体向纽约法院递交法律意见书。2月25日,DMG又将华视传媒告上法庭,认为后者违反并购时签订的各项协议,并要求对方履行所有协议,补偿因此造成的经济损失等。   该案于2011年5月份在美国纽约州高等法院开庭审理。同年11月3日,该法院下发裁决书认为,华视传媒提供的证据不足以确证DMG前股东构成欺诈,因此不支持华视传媒对DMG提起的关于欺诈的诉求。为此,法院宣判华视传媒败诉,要求启动抵押华视传媒3000万美元资产的法律程序,以偿还收购DMG的分期款项。   这次判决令橡树投资和戈壁投资感到满意――它们都是DMG的投资人。2004年10月,戈壁投资向DMG投资140万美元。2006年12月,DMG又拿到橡树投资的钱。当华视传媒收购DMG后,两家投行也成为了华视传媒的股东。   据未经证实的传言,橡树投资和戈壁投资正是DMG反诉华视传媒的幕后主导人。由于此前双方曾经打过两场官司,所以在外界看来,两大股东联名发出的逼宫信有挟私报复的色彩。   华视坚决护短   面对两大股东的公开叫板,华视传媒没有半点让步,它措辞强硬地回应称:“董事会坚信橡树投资和戈壁投资的要求没有任何实际依据,公司将对橡树投资和戈壁投资发来的信函作进一步评估,采取必要的法律手段要求对方修正错误,并维护公司以及公司董事长李利民先生的合法权益。”而整个事件的主角李利民更是在2011年11月21日自我调侃:“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