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P2P技术到网格技术初探.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P2P技术到网格技术初探

从P2P技术到网格技术的初探   摘要:通过论述P2P技术引出了网格(Grid)的概念,采用生活中电力资源的例子形象地解释了网格技术这个新生事物,接着进一步探讨了网格技术的起源与发展、体系结构、所面临的问题以及网格(Grid)的发展现状,最后通过分析P2P技术和网格技术的优缺点,提出两者相互融合的观点。   关键词:P2P;分布式计算;网格;虚拟组织;资源共享;协作;标准;优质服务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9)04-1018-02   Exploration from the P2P Technology to Grid Technology   YUAN Xiu-li   (Department of Computer Jining College,Qufu 2731155,China)   Abstract:This thesis puts forword the grid concept through the elaboration of P2P technology, then vividly explains this newly-emerged thing-grid technolody using the example of electric power resources in our life. After that it further explores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grid technology; the architecture of grid; the problems it faces now and its present situation. Finally this thesis analyze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P2P technology and the grid technology, and proposed the fused viewpoint mutually.   Key words:P2P;distributed computing;grid;hypothesized organization;resource sharing;cooperation;sandard;high-quality service   现在使用P2P技术的软件比比皆是, 例如我们所熟悉的电骡(eMule)、迅雷(Thunder) 、酷狗(KuGoo)、易载(ezpeer)等下载软件。P2P技术究竟意味着什么呢?关于P2P技术的两种解释或许可以说明这个问题。   一种是在1对1的终端上进行数据交换的点对点(peer to peer),另一种是个人对个人(person to person)。这两种没有特别的区分,在技术类的书刊或杂志上,前者用得比较多,大众化的网络杂志上后者出现的比较多。不管哪一种,P2P就是客户端之间直接交换信息的意思。   对等(P2P)计算是在Internet上实施分布式计算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服务器与客户端的界限消失了,网络上的所有节点都可以“平等”共享其他节点的计算资源。IBM为对等(P2P)下了如下定义:对等系统由若干互联协作的计算机构成,且至少具有如下特征之一:系统依存于边缘化(非中央式服务器)设备的主动协作,每个成员直接从其他成员而不是从服务器的参与中受益;系统中成员同时扮演服务器与客户机的角色;系统应用的用户能够意识到彼此的存在,构成一个虚拟或实际的群体。   现代的P2P技术具有非集中式、可扩展性、健壮性、高性能/价格比、隐私保护、负载均衡等优点。   P2P 系统一般要构造一个非集中式的拓扑结构,在构造过程中需要解决系统中所包含的大量节点如何命名、组织以及确定节点的加入、离开方式、出错恢复等问题。   最新的成果都是基于DHT(Distributed Hash Table)的分布式查找和路由算法,通过分布式哈希函数,将输入的关键字惟一映射到某个节点上,然后通过某些路由算法同该节点建立连接。典型的这一类P2P网络拓扑结构模型有网格(Grid)等案例。   网格(Grid)又称网格计算(Grid Computing),在新世纪一开始就已经慢慢的流行起来。然而他就像1993年的web技术一样,给人们的印象是模糊不清的。人们对他的狂热,可能更是源于网格技术神话般的前景:2020年的某个星期六晚上,无聊的你走到了一个类似现在显示器一样的东西面前,把网格专用线插进了网格接口,你便开始了你的太空探索。你不需要拥有一个天文望远镜,你不需要任何天文和图像处理软件,甚至你根本没有CPU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