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传世本老子与出土本老子对比研究
传世本《老子》与出土本《老子》的对比研究
摘 要:传世古文献与出土古文献是中国古典文献学研究的两大载体,在研究传世古文献时,必须紧密结合出土文献,二者互为补充、相互印证,只有这样才能避免错误。本文即通过对《老子》的传世版本与出土版本这两个系统做一个简要的梳理,通过二者的对比研究进而说明出土古文献之于传世古文献研究的价值以及利用。
关键词:郭店本《老子》 简帛本《老子》 版本 出土古文献 传世古文献
一、《老子》的传世版本
《老子》成书的确切时间至今尚无定论,据《史记?老庄韩申列传》记载:“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德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上下卷,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但这毕竟只是传说,无法确信。1993年,湖北荆州郭店出土了一批楚简,在这批楚简中就有迄今为止最为古老的《老子》,据此可以推断,《老子》的成书至少可以追溯到战国中期。
在春秋末期,《老子》便广为流传,多为诸子百家所引述,其中最早的引述有以下四种:
(1)叔向曰:“老聃有言曰:‘天下之至柔,驰骋乎天下之至坚。’又曰:‘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刚强;万物草木其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说苑》卷十)
(2)墨子曰:“故老子曰:‘道冲而用之,有弗盈也。’”(《御览?兵部》)
(3)魏武侯曰:“故老子曰:‘圣人无积,尽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魏策》一)
(4)颜镯曰:“老子曰:‘虽贵必以贱为本,虽高必以下为基,是以侯王称孤寡不谷,是其贱之本与非?’”(《齐策》一)
到了战国中后期,更是有许多典籍直接或间接引用《老子》语句,例如《庄子》《韩非子》《孟子》《荀子》《吕氏春秋等》,其中尤以《庄子》和《韩非子》引用最多,《庄子》在引用《老子》时,分为以下三类:
1. 直接引用,不加删改。
“故贵以身于为天下,则可以托天下;爱以身于为天下,则可以寄天下。”(《庄子?外篇?在宥》引《老子》十三章)
2. 以“是谓”的形式间接引用。
“茫然仿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事之业,是谓为而不恃,长而不宰。”(《逍遥游》引《老子》五十一章)
3. 以“故曰”的形式间接引用。
“故曰,大巧若拙。”(《庄子??l箧篇》引《老子》四十五章)
而《韩非子》则更有《解老篇》和《喻老篇》两篇专门对《老子》进行解释,通过对这两篇文章的研究,我们可以知道韩非子所见到的《老子》版本已经很接近于今本的《老子》了。
在春秋战国诸子零散地对《老子》进行引述后,出现了目前为止最早,同时也是影响最为深远的老子注本,即《河上公老子章句》。但是对于这本书的作者和成书年代,学术界仍众说纷纭。严灵峰在《周秦汉魏诸子知见书目?道家?老子》说:“河上公,姓氏不详,汉文帝时结草为庵于河滨,尝读《老子》,以章句授文帝,当系隐者。其书明治国治身之道,亦颇引吐故纳新按摩导引之术。”全书分上、下两篇,每章各有标题。上篇三十七章,法天奇数;下篇四十四章,法地偶数。句下有注,瑕瑜互见。唐释法琳《辩证论》引河上公注,与今本异,疑非原书之旧。宋刊虞氏塾本有葛玄《序》,并河上公事迹。明孙结本、归有光注本,俱有河上公《序》。日本庆长活字本,并有葛洪《序》。按此书不见《汉书?艺文志》。唐刘知己称:“不经之鄙言,流俗之虚语。”疑系伪迁。不过,通过比较研究河上公本与帛书《老子》甲、乙本的避讳情况,我们就会发现河上公本避汉高祖刘邦讳的情况与帛书《老子》乙本如出一辙。由此可知,河上公本成书当在刘邦称帝之后。《河上公章句》一经面世后,便广为流传,尤其是到了汉武帝时期,统治者迷信神仙方术,整个社会风气崇尚道教学说,《河上公章句》也就成为了道教徒必须传授学习的经典之一,影响深远。魏晋时期的另外一本重要的《老子》注释专注――王弼《老子注》,便是接起衣钵,一脉相承的产物。
到了魏晋时期,玄学兴盛,这必然也导致学者们对《老子》的研究愈发深入,《老子》作为“三玄”之一,成为了时代的显学,诸多学者纷纷为其作注,而在这其中成就最大的便是王弼本《老子注》,这也是流传至今的通行本《老子》。在《老子注》中王弼试图创造一种新的《老子》阐释办法,即摆脱传统的、紧扣句义释文解字的训话方式,从玄学理论角度去挖掘《老子》的微言大义,用《庄子》的“得意忘言”去探讨宇宙万物的本体,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这种新的方法影响极大,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解读《老子》的一种基础模式。同时,王弼对《老子》作了远不同于前人的解释,在注解《老子》的过程中充分阐释了自己对天人关系、自然名教关系、个体社会关系等许多重大时代课题的看法,并获得了高度赞赏。
王弼《老子注》在近两千年的流传中不断发生歧变,产生新的版次,到了宋代,王弼注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