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篇—建制沿革和区划变迁江门建制沿革和区划变迁随着.DOCVIP

历史篇—建制沿革和区划变迁江门建制沿革和区划变迁随着.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历史篇—建制沿革和区划变迁江门建制沿革和区划变迁随着

历史篇—建制沿革和区划变迁 第 PAGE 1 页 共 NUMPAGES 6 页 第二章 江门建制沿革和区划变迁 随着社会的变革、历史的发展,江门在建置、县治和行政区划方面有着诸多变化。 建置沿革 早在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晚期,已有人类在江门大地上生息繁衍。在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包括五邑地区在内的岭南大地是土著居民南越民族的聚居地,没有行政建置。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推行郡县制,在岭南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今五邑地区的新会、台山、鹤山归南海郡管辖,开平、恩平则为桂林郡属地。西汉时,开平、恩平改属合浦郡。 元末明初,由于江门位于西江与西江支流蓬江交汇处,是西江流域各县进行沿海贸易的必经之地,在蓬莱山西坡形成了进行简单交易的小墟集。明末,墟集规模扩大到蓬江北岸河滩,店铺增多,商街拓展。至迟在清朝康熙初年,已发展成为新会县的一个重要的商贸集镇,康熙《新会县志》疆域图中已标有“江门”地名。因集镇江北蓬莱山与江南烟墩山对峙,有如蓬江之门,故名“江门”,别名“蓬城”。 鸦片战争以后,根据《中英续议通商行船条约》,光绪三十年(1904)江门镇被辟为对外通商口岸,设置了海关。其在新会及西江流域的地位迅速提升,成为珠江三角洲西部的贸易中心。1925年首次成为省辖市,后来虽然在新中国建立前后多有变化,但是,作为一个市级建置已是难以改变的现实。1983年,江门市脱离佛山专区,升格为地级市,成为五邑地区的首府。1983年,江门市定为省辖地级市,实行市管县新体制,下辖新会、台山、开平、恩平、鹤山和阳江、阳春7县。1988年,阳江、阳春分出另设阳江。1992年至1994年五县先后撤县设市,由江门市代管。2002年9月撤销县级新会市设立江门市新会区,新会区辖原县级新会市的会城镇、大泽镇、司前镇、沙堆镇、古井镇、三江镇、崖门镇、双水镇、罗坑镇、大鳌镇、睦洲镇,区人民政府驻会城镇,将原县级新会市的棠下镇、荷塘镇、杜阮镇划归江门市蓬江区管辖。 如今的江门五邑,包括市区的“江海区”、“蓬江区”、“新会区”,还包括恩平、台山、开平、鹤山。以建置时间为序,先后是恩平、新会、台山、开平、鹤山。 (一)恩平 恩平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恩平最早设县是在三国时期的吴国,即东汉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始称“思平县”,至今已有1780多年历史。县治大致在今恩平良西镇恩平铺,辖今恩平全境及阳江、阳春部分地区。南朝时陈国改思平为“齐安”。隋朝立国后,开皇十八年(598)又改名“海安”。“恩平”一名的正式出现,是在唐朝武德五年(622)。其后虽有废革归并,自明朝成化十四年(1478)“设广东肇庆府恩平县”后,“恩平县”便稳定下来,县治也南移到今恩城镇。清朝沿袭不变。长期以来,恩平属粤西的肇庆府管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才渐渐地移归佛山地区,1983年划归江门市。1994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恩平县,设立恩平市。 (二)新会 新会设县与恩平基本同时,但它的辖区远较恩平大。在秦朝时属南海郡。汉代先后为南越国、汉交州南海郡地。三国时期的吴国在今新会设县,初名为“平夷”,意在对当地以土著居民为主的稀疏人口实行镇抚。西晋时,县级行政管理显然取得了成效,这从西晋太康元年(230)将县名由“平夷”改为“新夷”就可以体会到。“新会”一名最早出现在距今1500多年前的东晋元熙二年(420),当时叫“新会郡”,它是从南海郡划分出来的,并与之平级,下辖新夷等县。南朝一直沿袭未变。隋朝初年撤销新夷,并且废新会郡设新会县,“新会”一名便延续至今。开皇十一年(591)置“冈州”,与新会县同在一城办公。后来隋朝又废冈州,唐朝初年重新置冈州。冈州管辖的范围包括今新会、台山全境以及鹤山大部、开平一部分。唐代中期废冈州,新会改属广州。北宋开宝五年(973年),新会县隶属广州府,是新会历史上县境最大的时期。从北宋至今,新会由一县分为多县,先后划地建义宁、中山、恩平、新宁、开平、鹤山、江门、斗门等县市。1983年改属江门市。1992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新会县,设立新会市。2002年,新会撤市设区,隶属江门市。 (三)台山 台山在元朝以前一直为平夷——新夷——新会县地,到明朝弘治十二年(1499)才分出新会县西南部设县。因为这一地域负山向海,盗贼常常在此活动,设县便于征伐管理,以求社区更新民众安宁,故名“新宁县”。 清朝同治六年(1867年),为尽快结束土著居民与客家人连年的械斗,清政府实行“土客分治”,成立赤溪县。 民国三年(1914),考虑湖南、广西也有新宁县,为了避免重名,于是因县城北有三台山这一自然地貌而改名为“台山县”,与赤溪同属粤海道。1953年赤溪县并入台山县,“台山”之名沿用至今。 (四)开平 开平原为恩平、新会、新兴3县交汇地带,大部分地域本属恩平,其北部低山丘陵区在明朝成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