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陵君窃符救赵复音虚词.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信陵君窃符救赵复音虚词

(二).用作介词 ,相当于于。 生乎吾前……(《师说》) 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 (《捕蛇者说》) (三).形容词词尾“。。。的样子”。此用法很少见。例如: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赤壁赋》) 十七 者 (一).代词 1.指人、物、事、时间等。可以译为“的”“的人”“的东西” “的事情” 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 2.用在数词的后面,可译为“个”“样” 此数四者,用兵之患也。《三国志》 (二)助词 1. 放在主语的后面,引出判断。 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游褒禅山记》 2.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原因。起到提顿作用。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3.用在“今”“昔”等时间词后面, 表示“… …的时候”,起到音节助词作用。 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勾践灭吴》 “何”的用法 (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发问,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 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六国论》) 十八、 2、作宾语,主要代处所和事物,可译为 “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然则何时而乐耶? (《岳阳楼记》)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琵琶行》) (二).用作副词。 1、疑问副词,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赤壁之战》) 徐公何能及君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2、程度副词,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 “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伶官传序》) (三).复音虚词何如何以。 1、“何如”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疑问或诘问,相当于“怎么样”或“什么样”。 如: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 (《鸿门宴》) 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 (《信陵君窃符救赵》) 2、“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 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 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 什么”等。 荣禄遇足下素厚,足下何以待之? (《谭嗣同》) 何以战? (《曹刿论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短歌行》) “为”的用法 (一).用作介词。一般读去声。 1、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向” “对”“替”等。例如: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桃花源记》) 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 (《赤壁之战》) 公为我献之。 (《鸿门宴》) 六、 Wèi 2、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 “等到”等。例如: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晏子使楚》) 3、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 “为了”。 例如: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史记·货殖列传序》) 4、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因为” “由于”。例如: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荀子》) (二)、动词(wéi)(有万能动词之美誉,可视具体情况灵活翻译) 孟尝君为相数十年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霓为衣兮风为马 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矣,终不解矣 做 管理治理 作为 是 成为 那 (三)、 “为……所”。表示被动关系。 例如: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过秦论》)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赤壁之战》) (四)语气助词,用在句末,译为“呢” 例: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何故怀谨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一).用作连词。且表示递进关系、并列关系。 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 (《赤壁之战》) 河水清且涟漪。 (《伐檀》) 有时相当于“尚且”,先让步,后推进一层。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古之圣人,……犹且从师而问焉……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