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美学重回美学的装置艺术.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反美学重回美学的装置艺术   在1996年出版的《艺术与艺术家词典》[1]里,装置艺术(Installation Art)一词的定义是:“为美术馆或画廊的室内空间或室外特定空间和地点创作的临时性多媒介、多维度、多形式艺术品。装置艺术仅存在于被安装起来的时候,但可以在不同的地点被复制。这种作品是‘在一段时间中’被感知到,它们不像传统艺术作品那样被‘看到’,而是在时间和空间中被体验,并与观众互动。”   在克莱尔?毕晓普(Claire Bishop)2005年出版的《装置艺术:一部批评史》[2]艺术中,他给装置艺术的定义是:“装置艺术这个术语指的是一种可以让观众投身其中,并且往往被描述为戏剧性、引人入胜或体验式的艺术风格。无论如何,从今天以此名目制造的作品的外貌、内容和范围的绝对多样性和这个术语使用的自由度等方面看,它几乎排除了任何内涵上的限制。‘装置’这个词如今已扩展到可以描述任何特定空间中的任何物体布置,这样的地点甚至可以用于墙上绘画的常规展出。”[3]   徐淦在《装置艺术》[4]中列举了装置艺术的9个特征:   1、装置艺术首先是一个能使观众置身其中的三度空间的‘环境’,这种‘环境’包括室内和室外,但主要是室内。   2、装置艺术是艺术家根据特定展览地点,即室内外的地点、空间特地设计和创作的艺术整体。   3、就像在一个电影场里不能同时放映两部电影一样,装置的整体性要求相应的独立的空间,在视觉、听觉方面,不受其他作品的影响和干扰。   4、观众介入和参与是装置作品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装置艺术是人们生活经验的延伸。   5、装置艺术创造的空间是用来包容观众、促使甚至迫使观众在界定的空间内由被动观赏转换成主动感受,这种感受要求观众除了积极思维和肢体介入外,还要使用他所有的感官,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甚至味觉。   6、装置艺术不受艺术门类的限制,它自由地综合使用绘画、雕塑、建筑、音乐、戏剧、散文、电影、电视、录音、录像、摄影、诗歌等任何能够使用的手段。可以说装置艺术是一种开放的艺术手段。   7、为了激活观众,有时是为了扰乱观众的习惯性思维,那些刺激感官的因素往往经过夸张、强化或异化。   8、一般说来,装置艺术供短期展览,不是供收藏的艺术。   9、装置艺术是可变的艺术。艺术家既可以在展览期间改变组合,也可在异地展览,增减或重新组合。   综上所述,依笔者拙见,装置艺术的定义可以简化为:装置艺术是一种以综合材料创作、具有互动功能的三度空间的多觉艺术。   应该说,这一定义实际上描述的是装置艺术的最新面貌,回顾装置艺术史,我们看到它在形式和内涵方面都经历了一个脱胎换骨的蜕变过程。   1913年,马塞尔?杜尚(Marcel Duchamp,1887―1968)将一个废弃的带轮子的自行车前叉倒置固定在一个厨房圆凳上面,取名为《自行车轮》,这是人类艺术史上第一件装置艺术作品。在今天的人们看来,这件作品开创了一种新的艺术创作样式,即用非传统雕塑材料和技术创作的三维空间艺术作品。然而,杜尚原本的用意却是要做一个非艺术的东西,以此表达他反艺术、反美学、反传统和反权威的观念。这件被杜尚命名为“现成品”(Ready-made)的创作,连同《泉》(“小便池”,1917年)和《L. H. O. O. Q.》(“画了胡子的蒙娜丽莎”,1919年)等著名作品,都是他用以挑战既定艺术概念的恶作剧。正如杜尚后来所言:“我选择东西的标准,不在其外表,也完全没有特色,无所谓好坏。”他的这些创作的价值不在作品的形式,而在其背后的寓意,也就是说,杜尚制造的是“意在象外”的象征物,它们不是作用于观者的视觉,而是诉诸人们的思想。正因为如此,杜尚的这类作品被称为“观念艺术”(Conceptual Art)。   令杜尚始料未及的是,他的反艺术观念很快在西方艺术界演变成了一股波涛汹涌的潮流,这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准确地说是1916年首先在瑞士苏黎世兴起,随即波及到整个欧美艺术界的达达主义艺术运动。达达主义艺术家的反艺术行为形形色色,千奇百怪,但却拥有一种理论依据,或者说得可以得到一种理论上的解释,这就是非理性主义,亦即弗洛伊德的潜意识学说。杜尚和达达主义者种种反艺术的“胡作非为”最终被超现实主义拉回到了艺术的圣殿。超现实主义者继承了达达主义的非理性主义衣钵,却将潜意识梦幻世界变成了一件件架上绘画和雕塑。   就装置艺术而言,杜尚在推出《自行车轮》之后,又开始创作《新娘甚至被光棍们扒光了衣服》(“大玻璃”,1915―1923年),他还于1920年利用电动机制作完成了第一件活动装置作品《旋转浮雕》。至此,杜尚已经有意识地将反艺术的装置变成了一种艺术创作方式。与此同时,装置艺术也由观念主义变成了形式主义。德国达达主义艺术家库尔特?

文档评论(0)

聚文惠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