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YT12隧道项目-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PAGE 21
余庆至凯里高速公路第十二合同段
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余庆至凯里高速公路第十二合同段
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朔州路桥建设有限责任公司余凯高速公路第十二标段项目经理部
朔州路桥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余凯高速公路第十二标段项目经理部
评估小组负责人:
日期:
评估小组人员名单
姓名
职务
职称
组内职务
签名
李文照
项目经理
高级工程师
组长
王建华
总工程师
高级工程师
副组长
杨建华
副总工程师
高级工程师
副组长
张行全
安全负责人
工程师
组员
袁文彬
桥梁工程师
高级工程师
组员
冯红鹰
公司桥梁专家
高级工程师
技术顾问
王刚
公司桥梁专家
高级工程师
技术顾问
概述
此次安全风险评估由余凯高速公路第十二合同段项目部组织,并负责收集、整理、提供资料,由YT12项目部参加评估人员及公司桥梁专家共同参与,完成了吊岩塘大桥、干龙孔大桥、小河大桥和五里墩隧道的总体风险评估。通过评估小组成员的认真分析讨论、结合项目部评估领导意见,采用风险指标体系法定量评估,确定本项目桥梁工程总体风险等级为Ⅱ级,隧道总体风险等级为 = 2 \* ROMAN II级;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各分项工程、大型施工设施等重大风险源进行评估,确定了风险等级,制定了施工控制措施。并依据交通运输部下发的《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进行编辑,特制定了本项目桥梁工程、隧道工程的防控措施。
目 录
TOC \o 1-3 \h \z \u
五里墩隧道安全评估报告
五里墩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编制依据
(1)《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中国交通部2011年5月)
(2)《公路桥梁风险评估与管理暂行规定》
(3)《余凯高速公路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4)总监办及驻地办安全管理要求
(5)余凯高速公路第十二合同段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1.1评估对象目标及范围
(1)评估对象
五里墩隧道左、右线。
(2)评估范围
评估范围为五里墩隧道工程施工阶段的风险评估,包括对工期、安全、环境以及第三方风险评估。风险评估及管理本着安全第一的原则,环境、质量、工期、投资都必须服从于安全。尤其要重视可能导致突发性、灾害性的风险事件。
1.2评估目的
五里墩隧道实施性施工设计的可行性、充分性、有效性进行评价。通过对该隧道施工风险的识别、估计和评价,确定风险等级。合理使用多种安全管理方法和安全技术手段对项目风险实行有效控制,将各类风险降到可接受水平,达到保安全、保护环境、保证建设工期、实现建设项目的目标。
五里墩隧道概况
2.1 隧道概况
五里墩隧道位于贵州省余庆至凯里(含施秉支线)高速公路第一合同段内分离式隧道,隧道左线设计起讫桩号LZK21+715~LZK22+825,长1110m;隧道右线设计起讫桩号LYK21+715~LYK22+820,长1105m,五里墩隧道位于贵州省余庆至凯里(含施秉支线)高速公路第一合同段内。
2、隧道平纵面设计
1)平面:隧道左线位于R=1200m的右偏圆曲线、A-400m、直线上、R=2500m的左偏圆曲线;隧道右线位于R=1200m的右偏圆曲线、A-400m、直线上、R=2500m的左偏圆曲线。
2)平面间距
隧道进口段左右线间距为19m,出口段左右线间距为20m,洞身段为28m。
3)超高
隧道左线进口段LZK21+715~ LZK21+980为-3%的全超高,LZK21+980~ LZK22+095为-3%~2%的超高渐变段,其余地段为2%正常路段。
隧道右线进口段LYK21+715~ LZK21+935为-3%的全超高,LYK21+935~ LYK21+990
为-3%~2%的超高渐变段,其余地段为2%正常路段。
4)纵面
隧道左线纵坡为(-0.9%)+(-2.489%)的单向坡(沿路线前进方向上坡为正)。
隧道右线纵坡为(-0.9%)+(-2.497%)的单向坡(沿路线前进方向上坡为正)。
2.2地质构造
路线区位于江南古陆西侧新生代坳陷区过渡地带。总体地质构造不甚强烈,以北东向构造为主,受南北向和东西向构造迭加,局部地段如黄平等构造较复杂。其中,南北向黄平复式向斜、北东向黄平断裂带、金坑东西向断裂带,以及施秉、余庆、旧州、印地坝构造盆地构成项目区的构造格架。
隧道区位于黄平复式向斜以西,该复式向斜分布于罗朗—黄平—重安—虎庄一带,向斜宽缓,轴部地层北段为奥陶系白云岩、灰岩,中段和南段为泥盆系~二迭系灰岩、白云岩夹煤层及砂泥岩。两翼除中段为志留系泥页岩外,其余段为中上寒武系白云岩。路线基本沿向斜轴部南北向展布,沿线地层稳定,岩层产状平缓,受断裂构造影响较小。
隧道区出露地层为奥陶系下统桐梓组( O1t)中风化灰色中厚~薄层状或瘤状灰岩、白云岩灰岩夹页岩、寒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