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五湖大道上跨桥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PAGE 34
PAGE 1
五湖大道上跨桥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1.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
1.1编制依据及原则
1.1.1 编制依据
(1)五湖大道上跨桥初步设计施工图。
(2)现行国家、安徽省、铁道部及相关部委颁布的政策、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及其它相关文件资料。
(3)现场施工调查资料。
(4)本单位类似工程施工积累的施工经验及现有的人、财、物等资源以及目前的综合施工技术水平。
(5)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依据GB/T19001--2000质量标准体系、GB/T24001-1996环境管理体系和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标准建立的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管理体系以及《程序文件》。
1.1.2编制原则
(1)积极响应和遵守招投标文件中的工期、质量、安全、环境保护、文明施工等要求的承诺及铁路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施工合同协议条款内容。
(2)突出重点项目和关键工序。本桥以临近既有线、上跨新建枢纽正线、蚌福上下行施工为重点,统筹组织,超前计划,合理安排工序衔接,确保各节点工期及总工期。
(3)质量合格、安全无事故,遵守国家安全质量相关法律法规,执行GB/T19001标准。确保质量第一,保证施工人员人身安全。
(4)坚持专业化作业与综合管理相结合。充分发挥专业人员和专用设备的优势,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综合管理,合理调配,科学安排各项施工程序,组织连续、均衡、紧凑有序地施工。
(5)以采用成熟的施工技术、先进的施工机械、完善的施工工艺为原则,如上跨新建客专线支架施工及线型控制技术等。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以确保工程质量。
(6)重视环保,珍惜土地,严格执行GB/T24001-1996环境管理体系,整个施工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生态环境,控制环境污染,节约利用土地资源,做好水土保持。
(7)有效保护地下管线和既有构筑物,减少扰民、做好公共交通配合,切实维护建设单位及地方群众的利益,创建文明标准工地。
(8)执行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关心职工生活,维护职业健康安全。
1.2 工程概况
五湖大道上跨桥立交中心里程为合蚌DK107+480,横穿合肥北城站咽喉区,与既有淮南线、新建蚌福、合蚌上下行共6股道及多组高速道岔交叉,根据现场线间距,本桥跨径均采用一联25+35+25m设置,我分部承担6#墩~9#墩施工任务,跨合蚌及蚌福联络线采用25+35+25m连续梁,支架现浇施工,桥长85m,起讫里程为K0+182.5~K0+272.5。桥宽48m,分左右幅。
管段内主要有桩基、系梁、承台、墩身、连续梁、沥青混凝土路面等工程施工。管段全长85m,桥梁主要工作内容为φ1.8m钻孔桩16根,桩长32m;φ1.5m钻孔桩32根,桩长28mm;系梁4个,承台4个,现浇箱梁1联,长85m。其中6号墩临近淮南铁路,共8根桩、2个系梁、8个墩柱、2个盖梁,系梁边线离淮南下行线中心线最近距离为6.57m,最远为7.4m。
1.2.1桥址处水文、气象情况
水文气象
长丰县境内年平均气温为 15℃,7、8 两月为最热,平均气温
27.6℃;1 月最冷,平均气温 1.1℃,最高温度 40℃(1967 年),极
端最低气温-17.8℃(1969 年),年平均降水量 957.5 毫米,年最大
降雨量1281.9mm(1974 年),最小降雨量478.1 毫米(1978 年)。全年降水46.9%集中在夏季,年平均降水日107 天。县境年平均相对湿 度 76%,年平均蒸发量 1573.8mm,年平均日照数 2162.6 小时。历年平均无霜期为 224 天,土壤最大冻结深度 11cm。县境内风向多为东南和南风,平均风速2.8m/s。
合肥市属暖温带向亚热带的过渡带气候型,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
候,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春温多变、秋高气
爽、梅雨显著、夏雨集中。年平均气温15.7℃,最冷月(1 月)平均
气温2.6℃,最热月(7 月)平均气温 32.5℃,极端最高气温41.0℃,
极端最低气温-20.6℃,年平均无霜日 223 天,土壤最大冻结深度
11cm,最大积雪厚度45cm,年平均降雨量为975.3mm,年最大降雨量
1541.9mm,常年主导风向东北偏东风,历年最大风速21.3m/s(1959
年8月28日),历年平均风速2.6m/s。
地下水
地下水的主要类型为第四系地层孔隙水及基岩裂隙水。孔隙水多
为潜水,局部略具承压性,分布于第四系地层和基岩全风化层中,主
要接受地下径流及大气降水、地表水入渗补给,水量较丰富。基岩裂
隙水主要赋存于强~弱风化基岩裂隙中,主要接受上层孔隙水渗透补
给,水量较小。地下水具明显的动态变化特征,随季节、降水量变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