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乐部制形式在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中运用.docVIP

俱乐部制形式在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中运用.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俱乐部制形式在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中运用

俱乐部制形式在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中的运用   2002年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提出:“根据学校教育的总体要求和体育课程的自身规律,应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多种类型的体育课程,打破原有系别、班级制,重新组合上课,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应具有自主选择课程内容、任课教师和上课时间的自由度,营造生动、活泼、主动的氛围。”华南师大南海校区在体育教学改革中进行大胆改革和尝试,提出以俱乐部形式进行体育教学,实现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这种体育俱乐部教学形式,符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要求。      一、体育俱乐部制教学的涵义      体育俱乐部的教学模式是一种能够激发学生积极、愉快、自主参与体育锻炼的新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有着明显的区别。它注重体育能力的提高和主动参与体育意识的培养,注重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的关系,注重现代体育与体育教育的关系,即强调体育教育如何树立现代体育观念(娱乐性、实用性、自我教育、健康性、身心健康观念)服务。因此,体育俱乐部的教学模式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自我锻炼的习惯,较好地解决主动与被动参与的辨证关系,是未来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方向,也是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接轨的最有效途径,它正在成为21世纪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      二、目前高校采用体育俱乐部制教学的状况      1.分层次教学法的实施   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是以运动技术教法为主,循序渐进地传授给学生技术动作,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水平,不考虑学生的体育兴趣、锻炼习惯和自身条件。如今,采用以教案内容为主,适当调整课堂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需求从实际出发,适当调整教案的先后顺序及起点,适当增减教学内容;分解原行政教学班,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需要、身体素质、体育专长等组成不同层次的体育教学班。   2.课内外一体化模式   以主、副项为切入点,将课程目标、教学内容、课内外教学管理融为一体。   课外辅导采用 “侧重式” 或是布置课外练习的方式进行,它对体育课起到了互补和延伸的作用,使学生在课内学到的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得到消化,为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体育能力找到了空间;对体育能力差的学生采取不同形式的教学方法,做到因人而异,最大限度地满足全体学生的不同需求。   3.多维目标体育课堂模式   依据传统运动技术为中心的教学体系,根据现代体育理论把课堂教学分为理论知识、游戏、技术教学、能力培养、强化身体素质5个部分。   课堂教学采用“讨论式”的教学方法,提出问题, 鼓励学生自愿、积极踊跃地回答,使学生心情舒畅地参加体育教学活动。   4.体育合作模式   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利用动态因素的互动促进学习,以团体成绩为标准,共同完成体育教学的目的。   5.体育超市教学模式   此教学模式较为新颖,它采用主、副项都选择的灵活方式,避免了课时安排的重复性,教学评价实行考、教分离。   6.体育健康课程教学园区模式   以人为本,体现现代体育健康教育的特点,把社会化教育和人文精神教育的内涵,以及个体化等教育的精髓融为一体。      三、南海校区公共体育课运用俱乐部制教学模式的现状      1.课程方向   体育教学的最终目标是“教,是为了不用教”。体育教学要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与体育能力。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把积极的热情投入到学习锻炼中。完成“要我健身”――“我要健身”――“我会健身”过程的转变。   2.课程目标   形成健康的体育观,掌握专项理论知识、技术、技能,提高学生对体育学科科学规律的认识水平;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和技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造精神;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思想品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能力等)。   3.课程设置   体育课程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作为教学内容的基本出发点,遵循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兴趣爱好,坚持健身性与文化性相结合、选择性与实效性相结合。教学内容为专项健身理论、锻炼方法、运动技能等相关的知识为目的,共同实现体育教学的总体和一般目标。教学组织以集体授课为主,根据项目特点安排专业教师授课,突出专项教师的作用,在教学中实施的“教”与“学”互动。   体育基础课:一年级第一学期为体育基础课,以院系、行政班级为单位统一安排体育课。内容:高等学校体育、体育卫生与保健、田径运动的概况及发展趋势、《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评。   专项运动课:第二学期至第四学期专项运动课实行体育俱乐部制,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和兴趣任选自己喜爱的体育俱乐部进行学习。俱乐部开设项目: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