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海大长山岛镇金蟾港扩建工程海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简本二〇一.DOC

长海大长山岛镇金蟾港扩建工程海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简本二〇一.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长海大长山岛镇金蟾港扩建工程海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简本二〇一

长海县大长山岛镇金蟾港扩建工程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PAGE PAGE 2 长海县大长山岛镇金蟾港扩建工程 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二〇一八年七月 一、建设项目概况 金蟾港位于大连市长海县大长山岛镇南端蚧蚆坨湾,是长海县港口群中心,是长海县区域内客流、货流的集散地,该码头为大长山、獐子岛、海洋岛和广鹿岛的交通中转枢纽。随着海岛经济动的快速发展和客、货运量的逐年增加,原70m码头设施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吞吐量要求,为了进一步完善长海县陆岛交通基础设施,长海县交通口岸管理局对金蟾港客货码头进行扩建。 新建码头在原码头基础上延长100.5m,突堤宽度10m,采用沉箱结构,同时将原有码头突堤由7m加宽至10m,加宽段长60m,采用三层空心方块结构。项目共扩建1000吨级客货泊位1个,设计年通过能力20万吨。工程总投资1719万元。 长海县交通口岸管理局委托大连海事大学承担该项目的海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本项目为金蟾港码头扩建项目,是在原金蟾港码头的基础上进行扩建,不占用自然岸线及海岛岸线,不破坏岛礁生态系统。属于大长山岛海岛基础设施建设,是一项促进海岛发展、改善海岛居民交通、生活环境的民生工程。 二、建设项目所在海域环境概况 1、水文动力环境现状 (1)本海区以潮流为主,潮流性质为不正规半日潮流。潮流运动形式以往复流为主,略伴有旋转。 (2)涨、落潮的主流向:大致为SES~NWN向。 (3)大潮时期,六个站潮流的流速P01、P04号站都比较大,P02号站次之,P03号站最小。大潮期潮流的平均最大流速P01、P04号站最大为19.21cm/s、20.36cm/s,P03号站最小为5.88cm/s;而各站潮流的最大可能流速,P01、P04号站最大为28.94cm/s、25.39cm/s,P03号站最小为9.71cm/s。 (4)最大流速都在涨、落潮流主流方向。 (5)大潮期间潮流水质点的运移距离P01、P04号站最大,P02号站次之,P03号站最小。大潮期水质点的平均最大运移距离P04号站0.6H层最大为2.99km,P03号站表层最小为1.09km。水质点最大可能运移距离P01号站底层最大为4.64km,P03号中层最小为1.41km。从运移方向看与各站主流方向一致。 (6)大潮观测期间该海区的余流为风海流和沿岸流同时作用的结果。表层余流流速在2~12cm/s之间;底层余流流速在4~13cm/s之间。 2、海水水质环境现状 结合2013年秋季及2016年春季的调查结果: 2013年秋季海水水质各因子均达到二类海水水质标准。 2016年春季调查中,除活性磷酸盐有两个站位超标外,其他各因子均达到二类海水水质标准。超标站位均位于大长山岛北侧,分析超标原因是受到北侧陆源影响。本项目位于大长山岛南侧,南侧调查站位各类海水水质调查要素均符合二类海水水质标准要求,各因子污染指数均值都小于0.5,表明该区域水质处于良好的自然状态,没有受到明显的污染影响。 3、沉积物环境现状 调查结果表明,项目所在海域沉积物质量符合一类沉积物质量标准,且满足疏浚物分类中清洁疏浚物标准。 4、海洋生物环境现状 (1)浮游植物 2013年秋季调查海域共检出网采浮游植物三大类14属23种,其中硅藻类10属17种,甲藻类3属5种,金藻门1属1种。调查海域优势种优势度不高,以刚毛根管藻-具槽直链藻-三角角藻-夜光藻-圆筛藻sp.构成主要优势群落。浮游植物细胞丰度不高,处于较适宜的数量状态。从调查海区浮游植物的种类数来看,调查海区浮游植物种类数较少。从多样性指数来看,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都很高,表明调查海域浮游生态系统状况较好。从本航次调查结果来看,浮游植物群落组成属于较典型的北方海域种类组成,整个浮游植物生态系统状况较好。 2016年春季调查海域检出浮游植物共计40种,其中硅藻门37种、甲藻门3种、金藻门1种。生境质量总体为优良;各站位多样性指数分布从2.69~3.20,小于3的站位有4个,包括9#、10#、11#和13#,浮游植物生境质量为一般,这几个站位主要集中在调查区域的中部,靠近大、小长山岛,受人类活动和养殖生产影响较大。 (2)浮游动物 2013年秋季调查海域共检出浮游动物五大类20种,包括水母类1种、桡足类9种、毛鄂动物1种、背囊动物1种、浮游幼虫8种。浮游动物优势种有强壮箭虫、中华哲水蚤和小拟哲水蚤。调查海域鱼卵和仔鱼很少分布。鱼卵仔鱼水平拖网定性采集样品中,鱼卵平均数量为5个/网,仔鱼没有采到;鱼卵仔鱼垂直拖网定量采集样品中,均没有采到鱼卵和仔鱼。 2016年春季调查海域检出浮游动物21种,其中环节动物8种,腔肠动物5种,浮游幼虫5种,毛颚动物、节肢动物和栉水母门各1种。其中毛颚动物和节肢动物门中的强壮箭虫、真刺唇角水蚤、小拟哲水蚤、中华哲水蚤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