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战马奔向何方
1963年1月13日,法兰西领导人夏尔?戴高乐在一次公开讲话中宣布,英法联合研制的超音速客机将被命名为“协和”。其潜台词就是,这种“比声音还快”的巅峰动力技术在民用领域大幅度拓展的趋势已经极其明显。除了媒体记者与民众之外,还有一个人在得知这一消息后心跳加速,此公便是当时苏共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赫鲁晓夫。
就在一年多前的1961年4月12日,在他领导之下的苏联完成了世界上首次载人宇宙飞行,太空领域的大步领先是“苏联比西方国家更加优秀”的铁一般的证明。那么现在。既然同属“柏林墙”另一边的法国和英国已经开始研制超音速客机,苏联就没有落下风的理由。此外,对于苏联这样一个东西国境跨度超过一万千米,横跨亚欧大陆的巨型国家来说,用超音速飞机来缩短“万里迢迢”的时间成本,毫无疑问是具有现实意义的,所以从这一点上讲,前苏联迫切希望开发出超音速客机的初衷无可厚非。
于是,苏联航空工业部的头头脑脑全部前往莫斯科,花了不到半年的时间(约1963年7月),机型编号“图-144”的超音速客机的指令书就交到了擅长大型飞机设计的图波列夫设计局的一把手――安德烈?图波列夫的办公桌上。
安德烈?图波列夫是苏联科学院院士,5次获苏联国家奖金,设计的飞机共创造过78项世界纪录,完成过28次举世无双的飞行。这位胸前已经挂满了勋章的苏联航空工业的奠基人,又一次收到了为国效力的召唤,这一年,他已经75岁了。老图波列夫义不容辞地接下项目,并把项目负责人的位置交给了自己年富力强的儿子“小图波列夫”,阿列克谢?安德烈耶维奇,他的专长正是高速飞行器的研发与设计。
阿列克谢?图波列夫从小就在父亲形形色色的传说中长大,而现在,终于轮到他独当一面。
在项目总设计师壮志凌云的冲天干劲和“必须在英法之前飞上天”这不容辩驳的命令的双重作用下,可供实体建造,又符合当时技术工艺的模型很快就诞生:这架飞机机身细长,为了适应超音速飞行,使用双三角翼,前缘内侧后掠角为78°、外侧后掠为55°。飞机尾部不设水平尾翼而使用大三角垂尾。此外,独具匠心地设计了降落时为保证飞行员视野而可以下垂12°的锥形机鼻。机身为圆形,直径3.4米,乘客舱长26.5米,宽3.05米,走道高2.16米,座位采用左3右2的布局,第一架“图-144”原型机的设计载客量是126人。专长在发动机设计的库兹涅佐夫设计局为其专门研制了配备加力燃烧室,单台最大推力可以达到172千牛的NK-144涡轮风扇发动机。
不过,这么短的时间内产生出一套成熟的设计这种故事,在这个星球上的航空史上找不到第二茬。在图-144研制过程中,项目组曾收到一份来自国家安全委员会(克格勃)的厚礼――“协和”的全套设计图纸。但这套图纸的代价着实高昂,前苏联商务部和外交部的部分驻英法人员因此被驱逐出境,一个完整的间谍网被破坏,而“图-144”之后则被一向刻薄的西方媒体称之为“协和斯基”(严格来说,虽然外形一样,但技术上还是有很大区别)。
诞生
1968年的最后一天,在两架作为验证机的米格-21?1陪伴之下,图-144原型机在苏联的地平线上拔地而起,然后“扶摇直上九万里”。这趟处女航耗时37分钟,比“协和”的首飞早了两个月又两天。紧接着便是一次又一次的领先:
1969年6月5日,在11000米的高空首次突破音障。
1970年5月26日,在16300米的飞行高度飞出2马赫的速度。6月,飞行速度又提高到了2.3马赫。
此后,它就开始频繁地往返于莫斯科与东欧多个国家的首都。1971年5月底,这只“苏联巨鸟”空降花都,参加当年的巴黎航展。
与此同时,根据试飞数据和飞行状况实施的改造也是一刻都没有停止:内外段后掠角分别改成了76°和57°,翼展和机翼的面积被进一步扩大,机身直径也增加到了6.3米以增加载客量;翼下的起落架改成了8轮推车式,机头两侧增加了可伸缩的条状小翼以降低落地时的速度。最大的改动是换装推力更大,油耗更低的NK-144F发动机。与此同时,航空燃油的储量被提高到11.8万升,如此一来,起飞重量也达到了190吨…--在膨胀、喧闹,大张旗鼓、热火朝天地改造之后,准备依样画葫芦进行生产的第二架图-144-图-144S也在1971年儿童节那天开始试飞,而准备批量生产的“图”系列超音速飞机也在沃罗涅日飞机制造厂开动了流水线。毫无疑问,一个新的时代,一个属于前苏联的超音速时代已经近在眼前。连北约也给了它一个响亮的代号――“战马”。
这一年还发生了另外一件事,几乎是亲手为图-144立项的赫鲁晓夫在沉寂中离开了人世。第二年,也就是1972年的12月23日,84岁的老图波列夫也溘然长逝。这对春风得意马蹄疾的“图-144”来说,不啻是一个凶险的预兆。
谢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