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介语产生因素及相互关系再认识.doc

关于中介语产生因素及相互关系再认识.doc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中介语产生因素及相互关系再认识

关于中介语产生因素及相互关系再认识   摘要:中介语是学习者在第二语言习得中形成的动态语言系统,是目的语的变异之一。中介语产生的因素可以分为语言内部因素和语言外部因素,主体因素和非主体因素,在线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一般而言,语言内部因素强于外部因素,主体因素强于非主体因素,在线因素强于社会文化因素。中介语的形成往往不是某一因素单独作用的结果,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就个案而言,上述因素的功能会表现出凸显的差异。中介语是母语、目的语选择性压缩投射映像的合成,中介语与母语、目的语的关系是空间合成关系。   关 键 词:中介语; 母语; 目的语; 合成空间   中图分类号:H0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758(2010)04-0358-05      如果把Selinker在1972年发表的《中介语》一文作为中介语理论正式建立的标志的话(鲁健骥,1993)[1],至今也不到40年的历史。如果从20世纪80年代初中介语理论介绍到中国算起,它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也不过是二十几年的历史。在这短短的二十几年里,中国的研究者一方面致力于理论建设的完善与发展,另一方面坚持理论服务实践的指导思想,在英语教学、对外汉语教学、母语教学方面即中介语应用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些成果一方面拓展了中介语研究的视野,另一方面又把中介语研究引向深入。   截至2009年10月,中国(CNKI)学术文献总库共收录题目中含“中介语”一词的著作论文共计730篇,其中理论研究包括介绍性著作论文共计52篇,应用研究包括678篇(介于理论与应用之间的数量少,都归入应用研究。数据为人工统计,但基本上可以反映研究数量分布的全貌)。这一数据表明,中介语应用研究的成果远远大于中介语理论研究的成果。理论研究成果方面,介绍性文章数量远远大于探讨性文章,综述性文章数量远远大于个案思考性文章。学界“轻理重实”的理念较为严重,也许是中国人务实思想在学术研究中的一种反映。应用研究方面,成果颇丰,问题也比较突出,主要表现为三大弊端:一是案例雷同,思辨相似;二是语料杂糅;三是结论可信度不高。应用研究中暴露出的问题,需要指导理论来解决,如果没有对中介语理论的正确认识,如果没有对中介语理论的补充、完善与发展,从事任何中介语的应用研究都是徒劳的。中介语应用研究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迫使我们对中介语理论进行重新审视。针对应用研究中的三大弊端,本文重新审视三个问题:一是什么是中介语,二是中介语产生的因素,三是中介语产生因素之间的关系。   一、 什么是中介语   什么是中介语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观点。国外学者的观点大概可以归为:①参照观。以Corder(1967)[2]和Nemser(1971)[3]为代表,他们把中介语看做是一种以目的语为参照的动态系统。②自主观。以Selinker(1972)[4]为代表,Selinker认为,中介语是一个自主的系统,有自己的内在规律。③共时历时观。以Corder(1992)[5]和Ellis(1986)[6]为代表。Corder认为,从横向看,中介语指的是学习者在特定的时点构建的语言系统;从纵向看,中介语指学习者在不同阶段的发展(曾红艳,2007)[7]。Ellis也持相同的观点。④认知观。代表人物是Selinker(1992)[8]。认知派认为,中介语是可以观察的语言事实。⑤能力说。代表人物是Adjemian(1976)[9]和Torane(1982[10],1983[11])。Adjemian把生成语言学的语言能力观直接用来解释学习者的中介语能力。Torane把中介语看做是由不同语体风格构成的连续体。国内学者的观点大致无法逾越国外观点的樊篱。如鲁健骥(1993)、吕必松(1988)[12],赵金铭(2005)[13],周健、彭小川、张军(2004)[14]等。由于学术背景、研究目的、认知视角等原因,不同学者对中介语的认识有不同的差异,甚至产生分歧。但是共识也是非常明显的。例如:   (1) 中介语是存在的。虽然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建立任何一个中介语系统,但是至少在情感上承认中介语事实的存在。否则也就没有进行中介语研究的必要。人们绝不会为了一个并不存在的事实而付出努力的。   (2) 中介语是在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中产生的,没有第二语言的习得,也就没有中介语。第二语言习得是中介语产生的现实环境。   (3) 中介语的构建以学习者对母语和目的语的认知为前提。没有母语和目的语的认知,也就谈不上中介语的构建。可以说,母语和目的语是中介语产生的基础。   (4) 中介语是一个独立的系统,既不同于母语,也不同于目的语。但是,它与母语和目的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5) 中介语的形成受到了许多因素的影响,有些中介语受单一因素的制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