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宋诗选注注解中缺失
关于宋诗选注注解中缺失
十年前,我写了一篇短文,题目是《“莳未匝”注解之误》。短文指出钱锺书《宋诗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1978年重印)中“莳未匝”句的注解有误。短文有幸在《文史杂志》2003年第6期上发表,随后,得到一位读者不满意见的回应;再后,更有读者当面向我质疑:钱锺书先生是当代学术权威,其《宋诗选注》是公认的佳作,岂有“硬伤”可言?
我以为,像这样的“学术问题”是可以讨论的,况且能借以请益于方家也很好。窃以为,钱先生文才得天独厚,学问渊博,然而不是农民出身,或恐不谙农事而致训解中存在某些相关的失误。况且,就此提出意见,丝毫不构成对学界权威的贬损。下面,摘录我那篇小文开始的一段:
宋人杨万里诗《插秧歌》: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钱锺书《宋诗选注》“莳未匝”句注云:“秧还没插得匀”。在下句“照管”下注云:“小心提防。”
秧苗“插得匀”否,实与“提防”无关,就因为“莳未匝”不得其解而语意欠安……
接着,短文在后面论证其“注解之误”,并着重说明诗中之所谓“莳未匝”,是说移栽水田的秧苗还未生根分孽等等。
那篇短文所引起的质疑至今还存在,反倒让我有一丝欣慰,说明这类文章还有读者;今天再以指出,多加解释,还有意义,或许能够有益于活跃“学术”氛围。现在这里关于《宋诗选注》的又一篇文章,仍欲说明钱先生著《宋诗选注》时,因不熟悉农村某些情况而致对宋诗有关词语注解的缺失与错误。以下扼要列出,借助古今某些农村情况来加以说明。
一、对赵汝?《耕织叹》“耘耔”注解之误
《耕织叹》叹耕织两事,各一段,兹录前面“耕”段:
春耕农工动阡陌,耕犁纷纭牛背血。种莳已?谈丛篷瑁?久晴渴雨车声发。往来巡视晓夕忙,香穗垂头秋登场。一年辛苦今幸熟,壮儿健妇争扫仓。官输私负索交至,勺合不留但糠秕;我腹不饱饱他人,终日茅檐愁饿死!
《选注》对这整首诗的注解共四项,以上“耕”段只占一项,即注解[二]:
“莳”见杨万里《插秧歌》注[二];“耘耔”两字出于《诗经》里《小雅》的《甫田》,“耘”是除草,“耔”是下肥。
上面说过,《选注》对杨万里《插秧歌》“莳未匝”注解有误,这里对“种莳已?谈丛篷琛币簿湍衙飧?着误解。诗人赵汝?《耕织叹》在深深叹息农民“愁饿死”“愁冻死”那缺食少衣的境况,容易看出:耕、织两段各叙四季生活,下面单说“耕”的四季。
春耕季节农民繁忙辛苦,耕牛也遭罪,“牛背血”极言其犁耙之苦;夏季,既要收割小春作物、又要忙大春的插秧,是最为繁忙劳累的季节,正如华岳《田家诗》所说“老农锄水子收禾”那样。这个繁忙季节,在此后约八百年的当代“人民公社” 时期,就叫它作“大战红五月”!到了秋季,谷穗“勾头”(农家语),即“香穗垂头”,就忙于收割、打谷、晒场、收场,天气炎热难熬而农民却希望天天大太阳!入冬,收了粮食却不能吃饱饭,因为“官输、私负”交相索要,几乎只剩下秕(不饱米的谷粒)糠了。由此诗可见,这个宋朝“江湖派”诗人熟习的农事,连今天的村社(乡)干部也未必知晓。
钱锺书先生对本段的注解(见前引注[二]),正好又能看出对“莳”的训解失误。“种莳已?谈丛篷琛钡脑篷枇阶止倘豢杉?于《诗经?小雅?甫田》,但那“甫田”中的“耘耔”却不是这里对“莳”(水稻)的“耘耔”。
《小雅?甫田》云:“今适南亩,或耘或耔,黍稷?o?o”,孔疏:“言彼适于南亩,耘耔黍稷”,“耔,音兹,壅禾根也” (《毛诗正义》卷十四)。孔疏甚明,“甫田”所种是高粱之类,其“耔”为下肥壅土,当然不错;而宋诗《耕织叹》“种莳已?谈丛篷琛敝?“耔”,《选注》谓为“下肥”就不确切了。这诗说“种莳已?谈丛篷琛保?就是杨万里诗所说栽插秧苗全部完成后,即“莳已匝”后的耘耔,实即“薅秧”。水稻秧苗栽插完毕(?逃斜橐澹?,而且秧根已牢、秧苗已开始分孽粗壮(莳已匝),就忙着先后薅秧了。“?獭毖怠氨椤保?且又与“周、匝”同义。《汉书?高祖纪》载“围宛城三匝”就是围了一遍又一遍。这里指秧苗(莳)滋长分孽,株围增大,就要及时薅秧,从而更利于分孽成长。上世纪中期以前,农民下水稻田薅秧须三次,“人民公社”时,农民常饿肚干活,被干部骂为“磨洋工”,薅秧就更好磨,当然谈不上耘耔,甚者致杂草竞长,谷穗稀疏,可见其“耘耔”之重要。从前的年代,农民常在水稻田“薅秧”时为缓解疲劳曼声歌唱,即为“薅秧歌”,非今之所谓“山歌”也,这里顺带提及。
再看紧接“种莳已?谈丛篷琛钡南戮? “久晴渴雨车声发”,更见农民种水稻何其辛苦了。若田高不能导水引流灌溉,又没有设置筒车汲水的有利条件,而久晴不雨,就必须用水车汲水灌溉了。那需要两人并排协作,各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延续性动词和非延续性动词.docx VIP
- 新解读《GB_T 6730.2-2018铁矿石 水分含量的测定 重量法》.docx VIP
- DL_T 1751-2017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余热锅炉运行规程.pdf
- 2022陆上风电场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pdf VIP
- 爆炸极限LEL及爆炸浓度计算.xlsx VIP
- 2025年武汉市中考英语试卷真题(含答案详解).pdf
- 2023届江苏省苏州外国语学校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doc VIP
- YAESU八重洲FTM-300DR_AM_中文说明书 2020-08-06.pdf
- 黄冈介绍-黄冈简介(经典版).ppt VIP
- 佳能70D中文使用说明书..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