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高中历史优质课课件展示三.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河南高中历史优质课课件展示三

* *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第八课 从“开眼看世界”到维新变法 鹤壁高中 张瑞娇 如果看病,你会选择西医还是中医呢? 你认为现在看中医的多还是看西医的多? 1835年冬,美国传教士伯驾在广州开办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西医院。 ????西医刚进入中国,很难被人接受,有的人甚至认为是“妖术”,坊间还有洋医生“挖眼珠子配药”的传说。因此,即使声明免费医治,医局开业首日无人求诊。 …… ????一天,一名衣衫褴褛的男子手臂受伤,上门求医。经过检查,医生认为非截肢不可。一听到要动手术,该男子吓得面如土色,死活不答应。医生苦苦相劝,……更拿出50大洋要他收下。眼见着快挺不住了,这名男子才勉强同意了。医生马上为其开刀,结果术后男子很快就痊愈了。 ----《南方日报》2005-11-04 近代中国人对西方文化态度转变的历程 1、能够运用唯物史观和时空观念认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历程。 2、根据材料分析不同时期向西方学习的原因、作用,锻炼史料实证及历史解释的学科素养。(重难点) 3、认识思想解放与社会改革、世界潮流的关系,增强家国情怀。 从“开眼看世界”到维新变法--学习目标 19世纪40-90年代先进的中国人提出了 哪些学习西方的主张? 19世纪40年代-- 地主阶级抵抗派: 师夷长技以制夷 19世纪60-90年代--地主阶级洋务派: 中体西用 19世纪90年代-- 资产阶级维新派: 维新思想 1859年,洪仁玕《资政新篇》: 近代中国人首次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看世界--雾里看花 用西学--移花接木 变制度--昙花一现 近代民主思想的演进,既不是一江长流,也不止一个洪峰,而是以一个接一个思潮的涨落相继出现的。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近代的中国,一直在做两件事:一是挨打,二是读书。挨西方人的打,读他们的书;再挨打,再读书。 一、看世界--雾里看花:师夷长技以制夷 材料一: 世界现代化的潮流 一、看世界--雾里看花:师夷长技以制夷 材料二: 清政府思想专制、对外界的无知 一、看世界--雾里看花:师夷长技以制夷 材料四:晚清竖起“经世致用”的旗帜,龚自珍力倡议政、抨击专制,力图寻找“振起而补救”的办法。 ----冯天瑜《中国文化史》 材料三:鸦片战争展现在中国人眼前的第一个印象就是西洋人坚船的迅速,利炮的声势……两千年来传统的夷狄观念在他们头脑里开始动摇了。”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师夷长技以制夷”提出的背景: (1)世界现代化的潮流 (2)清政府思想专制、对外界的无知 (3)民族危机的出现、西方坚船利炮的刺激 (4)“经世致用”的提倡 一、看世界--雾里看花:师夷长技以制夷 夷之长技有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是书何以作? ……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魏源《海国图志》 1842年 徐继畬 探究一:请结合所学,同桌之间讨论一下,如何评价“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1)关注世界形势,首倡向西方学习 (2)救亡图存、学习西方,逐渐成为中国近代的思想潮流 (3)对西方的认识停留在器物层面 (4)仅限于知识分子个人行为的著书立说的方式传播,没有实践 (5)传到日本后,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明治维新 《海国图志》的不同命运有何启示? 在国内的“孤寂”: 1.少有人问津 2.大逆不道的书,骂声扑面而来 3.主张付之一炬, 4.最终在国内的印刷数仅有千册左右 ----节选自朝川济世《魏源和他的海国图志对中国日本的不同影响》 在日本的“荣光”: 1.如获至宝 2.革新内政的“有用之书” 3.日本维新思想家佐久间象山推崇备至,赞而叹曰:“呜呼! 予与魏,……可谓海外同志矣!” 4.被大量翻印,印刷了15版 ----节选自《大国崛起·日本》 接纳新知,尊重新事物对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性 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理由是我们的落伍……从民族的历史看,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中华民族丧失了20年的宝贵光阴。 ----蒋廷黻《半新不旧是不中用的》 20年后的中国: 当曾国藩面对《北京条约》“阅之不觉呜咽”之时,奕?目睹圆明园的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