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中性方单+动单"组配的结构与功能-中国社会科学网.PDF

状中性方单+动单"组配的结构与功能-中国社会科学网.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状中性方单+动单"组配的结构与功能-中国社会科学网

汉语学报 2017年第 l期 (总第 57期) 状中性 “方单+动单组配的结构与功能 张金 圈 提 要 状 中性 “单音方位词+单音动词”结构是现代汉语 中的一种低频语法现象,较少引起人们 的关注,但它对全面认识方位词 的语法功能具有重要 的意义 。在广泛调查语料 的基础上 ,本文对 这种结构进行 了全面的描写分析 ,发现单音方位词与单音动词在组配选择上具有 明显 的不平衡 性 。该结构虽然形式简单 ,却有很强的语义包容性,单音方位词和单音动词之间可 以表达多种复 杂 的语义关系。该结构具有指称化和属性化倾 向,对特定的语体和文本 内容有较强的依赖性 。 关键词 单音方位词 单音动词 组配 语义 一 引 言 方位词一直是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相关研究层出不穷,但这些研究大都 是针对方位词 ,特别是单音方位词的后附用法展开的。在这种 “X+单音方位词”结构中,单音 方位词大都发生了某种程度的虚化 ,可以表示多种抽象的语法意义 ,以致一些学者将它们看作 虚词甚至附着语素 (刘丹青 2003,方经民 2004,Iiu1998)。相对于这种后附虚化用法 ,方位词 的前置实义用法 (即单音方位词作定语和状语)则较少引起人们 的关注 ,只有少数学者举例性 地简单提及 (文炼 1984,储泽祥 1997,张谊生 2000),与此有关 的很多问题 尚未得到全面的描 写和解释 。 在本文中,我们拟在广泛调查语料的基础上,对现代汉语 中单音方位词作状语的 “单音方 位词+单音动词”结构①(以下简称 “方单+动单”结构)进行全面 的描写分析 ,展现这一结构形 式 、意义和功能的复杂性 ,引起人们对单音方位词非后 附用法的关注,进一步揭示其在语法体 系中的价值 。 二 单 音 方 位 词 与 单 音 动 词 的组 配 规 律 2.1语料来源与单音动词的分类 2.1.1 语料来源 现代汉语中的 “方单+动单”结构是一种低频语法现象,必须依赖足够大的语料库才能获得 满足研究需要的实际用例。为此我们采用 了以下方法 :在 CCI语料库中,分别以 “上 、下、前 、 * 本研究得到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 目 “汉语 自然 I:1语 中引语 的结构、功能及韵律特征研究”(编号 16CYY043)的资助。 汉语学报 后 、左 、右、里、中、内、外、旁、东、西、南、北”等 15个单音方位词为关键词进行检索 ,由于检索结 果数量过多,我们进一步利用语料库的检索功能将一些明显不是 “方单+动单”结构的组配形式 排除,如 “上边 、下边 、中国、外国、北京”等 ,然后通过人工排查得出符合要求的组配形式。但 由 于 “方单+动单”结构的低频性 ,即使在规模相当大的CCL语料库中数量依然不够丰富,为 了扩 大考察范围,我们又以 《现代汉语词典》中的 1014个单音动词 (包括少数动词性语素)为关键 词 ,在百度搜索中对每个单音动词与 15个单音方位词的组配形式进行检索,查找可 以成立的 组配形式。 通过检索 ,我们获得了3000余条 “方单+动单”结构的实际用例 (不包括一种组配形式的重 复使用情况)。 2.1.2 单音动词的分类 2.1.2.1位移动词与非位移动词 方位词最基本的语义特征就是表示方 向和位置 ,在 “方单+动单”结构 中,单音动词受前面 单音方位词的修饰,这就必然要求单音动词凸显其在空间语义方面的特征 。有鉴于此,我们以 [+位移]这一语义要素为区别性特征 ,将能与单音方位词组配的单音动词分为 “位移动词”和 “非位移动词”,然后具体考察二者与单音方位词的组配情况及其内部规律 。 关于 “位移动词”和 “非位移动词”的分类,方续军 (2000)、陆俭 明(2002)曾做过研究 ,但根 据其界定标准作出的一些判断不太符合人们 的语感 。如方著将 “赶 、追 、拉 、推、拖”都归入非位 移动词 ,但在我们看来 ,这些动词都有明显的[+位移]特征 ;按照陆文的标准 ,“升、降、落 、进 、 退 、追”等[+位移]特征明显的动词也被排除在位移动词范畴之外 。 我们认为 ,所谓的位移动词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