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水果那些传闻,是真是假
关于水果那些传闻,是真是假
专家简介 2014年4期有
关于水果,流传着许多说法,例如有些不能吃太多,有些不能空腹吃,有些不能与酒同吃……其所述危害常令老百姓战战兢兢,吃个水果也三思而后行。究竟水果的这些传闻靠不靠谱,是真有其事,还是危言耸听?
传闻1:食用荔枝过多,易致低血糖
专家评述:传闻是真
食用荔枝过多易致低血糖的确切原理并不十分清楚,但有研究认为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①荔枝中的糖以果糖为主,大量进食后血中果糖刺激胰岛B细胞迅速释放大量胰岛素,促进血糖进入细胞内代谢,从而降低血糖水平。②一些人大量进食荔枝后会导致低血糖,从而引起荔枝病。将荔枝病的发病区与非病区所产荔枝相比较发现,前者亮氨酸的含量为每百克364.9毫克,后者为159.4毫克,因此认为亮氨酸可能是荔枝病的致病物质之一。③根据荔枝产区的儿童荔枝病发病特点分析,过多食用荔枝后会明显影响食欲,导致食量减少或厌食,使能量及糖类摄取不足,从而诱发低血糖。
什么情况下容易发生荔枝病,患病时有何特点?广西荔枝产区某医院对同年荔枝收获季节发病的71例儿童患者分析发现:患病年龄为2~10岁的儿童,年龄越小,患病概率越高;患病前连日大量进食荔枝者,每天进食1000~2000克不等;发病前1~2天几乎或完全不食粥饭;所有患儿均为凌晨3~9时急性起病,临床表现为出汗、四肢湿冷或大汗淋漓、无力、抽搐、昏迷等,也可伴发热、呕吐等;患儿血糖水平均低于2.2毫摩尔/升,部分检测到血胰岛素水平明显升高。
不过大家也不必因此害怕吃荔枝或同类水果。通常情况下,食用数颗或约200克的荔枝并不会发生荔枝病。而至目前为止,也尚未发现过量食用其他水果可致低血糖的现象。
传闻2:食用未经盐水浸泡的菠萝易中毒
专家评述:依情况而定
很多人都会将菠萝在盐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后再食用,认为可以去除菠萝中的涩味、口舌麻木感,并去除其所含的毒素。菠萝是否需用盐水泡过才能吃,主要根据菠萝的品种、产地、成熟度及个人情况而定。
菠萝在生长成熟过程中除了产生各种营养素外,也会产生如菠萝香、有机酸、菠萝蛋白酶等物质。菠萝的涩味源自其含有的某些有机酸,如草酸、鞣酸(单宁酸)等。口舌麻木感是因为菠萝中有一种有毒蛋白质分解酶――菠萝蛋白酶,空口直接接触会使口舌有麻木、刺痛等感觉,摄入过量会出现头晕、腹痛不适等症状,由于其本质是蛋白质,故有人食用或接触后可能产生过敏现象。菠萝的有机酸、蛋白酶含量与其成熟度有关,越不成熟的菠萝,含量越高,口感也差。如八成熟的菠萝的蛋白酶含量为0.4%,成熟菠萝为0.3%。而在菠萝生产、销售的过程中,果农们为了便于长途运输、减少销售损失,往往会将只有七八成熟的菠萝采摘上市,这类菠萝用盐水泡过后,可大大减少有机酸和蛋白酶的含量,使味道变甜,口感更脆。需要注意的是,盐水对菠萝蛋白酶没有灭活(破坏)作用,因而泡过盐水后的菠萝,虽会减少菠萝蛋白酶的含量,但并不能完全去除,故对菠萝过敏的人,同样会过敏。
生活中,如果食用十分成熟或某些改良品种的菠萝,即便不用盐水浸泡,口感也同样好。少数人会用热水浸泡或将菠萝煮着吃,虽然涩感明显改善,但甜味变淡,菠萝蛋白酶基本被破坏。
传闻3:香蕉、山楂等水果不能空腹吃
专家评述:空腹食用方法不当是关键
关于许多水果不能空腹食用的传闻主要包括食用后可能导致胃石症、胃病,以及血中某种营养素异常等。比较常见的例子是空腹食用山楂等会伤胃,还有香蕉空腹吃易引起高镁血症。其实,许多水果能否空腹食用都是相对而非绝对。
柿子等空腹食用方法不当易产生胃石症 一些果胶或纤维、单宁酸(鞣酸)含量较高的水果,如柿子、山楂、黑枣、番石榴、石榴、葡萄、无花果、苹果等,若空腹食用方法不当,较易产生胃石症。主要发病原理是果胶、粗纤维、单宁酸、食物蛋白质等在空腹时食用,易在酸度极高的胃液作用下形成多种成分混杂在一起的凝块,随着时间推移,凝块可积聚并逐渐增大,质地变坚硬。胃石症的发生并非单纯与空腹时进食某种水果有关,更为关键的是与进食量、水果的成熟度、食用时是否去除果皮果核以及是否嚼碎有关,同时也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在诸多水果中以空腹食用柿子所致的胃石症居首,其次为山楂、黑枣等。在胃液高酸环境下,柿子食团易发生凝块,若同时加入白酒混合其中,则凝块硬度增加。
酸味重的水果对胃黏膜有刺激 某些本身酸味较重或成熟度较差时有较浓酸味的水果,如橘子、山楂、葡萄、菠萝、苹果、提子、酸枣、(酸味)黄皮果、刺梨、猕猴桃、桃子、李子、布丁、杏等,空腹吃对胃黏膜有一定刺激,导致胃酸增加,出现胃反酸、不适等症,特别是有胃病的人,可使胃病加重。故无胃病者空腹应少吃,有胃病者应避免空腹食用。
空腹食香蕉不太可能导致血镁增高 通常情况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