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榆阳东南部山区大扁杏产业发展思考
关于榆阳东南部山区大扁杏产业发展思考
摘 要:本文在简要阐述了榆阳区东南部山区大扁杏产业发展背景、发展现状和发展意义的同时,客观分析了当前大扁杏产业发展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榆阳区;南部山区;大扁杏;发展;思考
榆阳东南部山区包括安崖、麻黄梁、大河塔、刘千河、青云、古塔、余兴庄、鱼河、上盐湾、鱼河峁、镇川、清泉等12个乡镇311个行政村,土地面积2157km2,占全区总土地面积的30.6%,总人口16.1万,占全区总人口的31.6%。东南部山区梁峁起伏、沟壑纵横,旱坡地较多,交通相对闭塞,基础设施不够配套,水土流失严重,且水源奇缺,地下水位深,取水困难,经济生产发展缓慢,至今没有摆脱广种薄收、靠天吃饭的贫困落后状况。
1 大扁杏产业发展背景和发展现状
1993年科技部扶贫团、省科技厅、陕北建委组织专家,经过反复考察论证确定于1994年在陕北安塞、志丹、吴旗、子长、定边、横山、靖边、榆阳等8个县(区)正式启动实施陕北百万亩仁用杏基地建设项目。榆阳区于1995年开始在南部山区发展大扁杏,但由于对产业发展认识不足,发展杏产业的积极性不高,到1997年底,基地建设面积不足2000hm2。1998年7月,区政府分管领导带领林业系统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和有关专家,前往河北省琢鹿、蔚县等地进行了为期近1个月的考察,通过进一步论证,坚定了榆阳南部山区发展大扁杏的信心和决心。9月份,区委、区政府作出了《关于建设10万亩杏产业基地的决定》,出台了“三鼓励”、“四优先”优惠政策,将大扁杏产业确立为榆阳区的三大农业主导产业之一。
10多年来,在区政府统一组织和林业、水利、农发、财政、计划等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下,榆阳南部山区大扁杏产业引进推广了“一窝蜂、龙王帽、白玉扁”等优良品种,示范推广了苗木繁育、整形修剪、高接换头、病虫防治等配套丰产技术,在鱼河峁等12个乡镇的169个行政村和国有鱼河林场,建成以“15821”示范工程(建成1条北起卧云山南至刘小沟总长百公里的产业示范带,面积2667hm2;建成鱼河峁、余兴庄、古塔、刘千河、清泉等5个万亩乡;卧云山、白家沟等8个丰产园;朱庄、木瓜峁等20个样板村;白旺烨、马满银等100个科技示范户)为主的大扁杏基地6800hm2。目前,全区杏产品加工已经起步,产业发展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据了解,杏园挂果11年以来,6年获得丰收,2年平收,3年绝收,共产杏核450多万kg,创产值近6000万元,南部山区农民群众年增收万元以上的杏农占到杏农总数的60%以上,杏产业已经成为南部山区群众致富的支柱产业。大扁杏基地建设被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评为“全国林业标准化示范县(区)”。
虽然榆阳区大扁杏主导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大扁杏良种选择与栽培技术得到省市的充分肯定(获2008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和2008年度榆林市科学技术一等奖),为山区农户培养了一批技术能手和技术骨干,但大扁杏产业发展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干部群众对发展大扁杏主导产业认识不统一。由于大扁杏挂果后11年经历了5次冻害,造成许多杏园减收、甚至绝收,加之部分群众管理不到位,几年来杏产业整体效益不象人们期望的那样高,导致一些干部群众对发展杏产业产生怀疑和动摇,甚至悲观失望。二是产业发展没有形成合力,各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有所松懈。三是近几年政府真正用于杏产业的投入明显不足,水利设施配套短缺。四是杏产品加工还处于起步阶段,杏系列产品开发相对滞后,杏肉利用率不足10%,杏产品附加值不高。
2 榆阳区大扁杏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2.1 大扁杏营养丰富,产业发展空间十分广阔 大扁杏为我国药食两用的佳果,含有人体所必需的几十种营养成分,如蛋白质、脂肪、磷、钙、铁、镁、铜、粗纤维、糖类及多种维生素等。杏仁为常用中药材,具有祛痰、平喘等功效。除药用外,杏仁、杏肉既可食用,还可以加工成蜜栈、汁、酒、饮料、乳、露、茶、糕点、罐头等。大扁杏品质优良,仁肉兼用,肉可制成杏干、杏脯、杏酱和杏罐头,也用来造酒或制醋。常食杏干可以防癌。由于仁用杏应用价值高,用途广泛,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扁杏年需求量呈逐年增长之势。据东北、华北、西北等20个市县城乡经济调查队的一项专题调查显示,近几年来我国年产仁用杏2万t左右,而国内外市场年需求高达5万t左右,市场供需缺口高达3万t左右,供求矛盾十分突出,因此,仁用杏有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
2.2 大扁杏产业发展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需要 2000年以来,大扁杏虽然经历了5次冻害3年绝收,但仍然是西北半干旱地区适生、抗旱的优良经济植物,是农民不可多得、旱涝保收的铁杆庄稼。近几年榆阳区连续遭受严重旱灾的情况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