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路恋情者个人特质与其网恋经验之初探教科三AEL091318杜雅婷.PPT

网路恋情者个人特质与其网恋经验之初探教科三AEL091318杜雅婷.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网路恋情者个人特质与其网恋经验之初探教科三AEL091318杜雅婷

數位傳播論文彙編-網路戀情者個人特質與其網戀經驗之初探 教科三 AEL091318杜雅婷 部分文獻彙編 電腦中介傳播常與面對面傳播作比較,一般認為CMC缺乏視覺和聽覺的線索,大多以文字符號和意義,使用者可以輕易的隱藏自己的相貌與真實身分。(黃厚銘,1999) 語言學家證明語言的使用與社會情境有莫大關係,就是所謂的語域,使用者會創造出交談的語域、適應交談的媒介。(Wallace,1999) 網際網路與傳統媒介最大的不在就在於其互動性,互動性是指媒介使用者有向資訊提供者或其他使用者溝通的能力。(Rogers,1986) 部分文獻彙編 網路像是個人與外界的防禦物,溝通的隱匿性反而助長個人能更放得開,投入互動的情境。(黃厚銘,1999) 長期研究MOD使用的學者的S.Turkel指出,人們透過型塑與創造不同的身分,可以有助於增進自我的了解。(S.Turkel,1995) 互動性不僅是媒介的特質,也是傳播過程中其中的特徵,互動能力的潛在性促成「社會臨場感」。(Short et al.,1976;Willams&Rice,1983) 主要論點 (一)網路在互動中扮演的角色: 能輕易且輕鬆認識他人 網路交友成功先決條件 網路與現實生活的差異 溝通管道轉移後的網路角色 (二)愛情依附研究 (三)網路中的自我揭露與關係發展 主要論點 (四)網路愛情與傳統愛情的比較 尋求愛情之動機一致 愛情成分組合比例不同 關係發展過程改變 媒介中介的影響 主要結論 給想談網戀者的建議 誠實和誠懇是交友的不二法門 不要存有太多不切實際的幻想 網路是排除寂寞和宣洩情緒的地方 要依照個人需求選用不同的媒介 互動過程快速且作大量的自我揭露 主要結論 媒介中介的影響運作著 網路是多一層保護也是多一層危險,不要一頭栽進去 社會心理的親和動機是促成網路戀情的開端 網路戀情者以焦慮傾向依附者為多 主要結論 網路愛情中有哪些特性 先暫時放下對外貌的迷思 感覺比較絕對 女性被動角色的鬆動 比較沒有安全感 網路媒介在愛情中扮演的角色 * *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