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虹口记忆.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虹口记忆

关于虹口记忆   关于虹口我想的全是你,想来生活无非是痛苦和美丽。   ―改编自李志的《郑州》   有句流传颇广的行?:历史除了名字都是假的,小说除了名字都是真的。正统史书中的“假”取决于怎么读;而小说中的“真”,多在不经意之间流露,有时反而疏忽过去。关于虹口的记忆,就有两段旧小说的桥段,颇值得先标出。 赛金花与虹口   晚清谴责小说扛鼎之作《孽海花》,敷衍了女主角苏州名妓傅彩云,嫁与状元郎金雯青为妾,并随之出洋、回国进京为官等经历。小说临末,写到雯青暴毙,彩云用计跳出金家自立门户,去到上海立足,引出一段风流情债:彩云与戏子孙三姘居,同时又与向菊笑保持暧昧。为了帮彩云与孙三分手,向菊笑为她牵线认识了上海大员宝子固,继而攀上了住在虞园一墙之隔的陈骥东,最后在陈骥东、宝子固等人的帮助下,彩云在上海租界重操旧业。   据后人索隐《孽海花》人物,主人公傅彩云,是当日著名的京中名妓赛金花,她的状元丈夫是外交大臣洪钧。宝子固是上海县同知宝颐(字子观);与赛金花暧昧的孙三与向菊笑,是当时两位著名的京剧演员孙绍棠与田际云;孙三还是名角孙菊仙的侄孙,而赛金花包养“孙三”一事在晚清颇为轰动。那位陈骥东,则是当时赫赫有名的外交官陈季同。陈季同与赛金花居止接近的虞园,就是当日著名的愚园,在法租界越界筑路的区域。   小说里的这位陈季同(1851-1907)字敬如,福建侯官人,晚清首批福州船政局附设学堂“求是堂艺局”的学生,后长期游历欧洲,通晓法文、英文、德文和拉丁文,著述、翻译等身,是晚清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先驱。小说作者曾朴本人,就对陈季同的学问服膺备至的。不过佩服归佩服,他依然把陈的一段著名的风流韵事,放进小说之中。   宝子固带着傅彩云第一次去陈骥东寓所时,一路向彩云介绍陈骥东,说陈在法国留学时娶了一位法国太太,回到中国不久,陈骥东又喜欢上了一个英国歌女,歌女名字小说里记作“玛德”。法国妻子得知丈夫有新欢后醋意大发,通过多方察访,打听到了这个英国歌女住在上海虹口租界里。于是一天清晨,法国太太带了两支勃朗宁手枪,来到那个英国歌女的住所,当着陈骥东的面要求二人决斗。结果说到关键时,宝子固卖了个关子,故事戛然而止。历史上那位雅士风流的陈季同,最终却也没与法国的结发妻子分手,而是恩爱至老,不失为一段风流传奇。宝、傅二人正说着,就来到了陈骥东金屋藏娇、二女决斗的“虹口租界”的别墅。这幢房子后来就成了赛金花暂时脱离孙绍棠的避难所。这栋宅子的位置,据小说里写道:   (彩云)一到门口,跳上子固的马车。轮蹄得得,不一会,已经到了虹口靶子路一座美丽的洋房门前停下。子固扶她下车,轻按门铃,便有老仆开了门。彩云跟进门来,过了一片小草地,跨上一个高台阶。子固领了她各处看了一看,都铺设得整齐洁净,文雅精工。来到楼上,一间卧室,一间起坐,器具帷幕,色色华美,的确是外国妇女的闺阁。还留着一个女仆、两个仆欧,可供使用。(真美善本《孽海花》第三十一回《抟云搓雨弄神女阴符 瞒凤栖鸾惹英雌决斗》)   虹口老靶子路今名武进路,公共租界工部局所筑,东西走向,东起虹口港边九龙路,西至河南北路,长仅一公里余,道路两旁布满老建筑,其中就有虹口救火会、虞洽卿旧居及??虹园等等。似乎没有传世文献能佐证陈季同在老靶子路上有寓所,《孽海花》成为了唯少的孤证,只是不知陈季同藏娇的这栋“金屋”是否还存世间,倒是可以证明陈季同的门生曾朴所作小说,可为实录,而非向壁虚造。 小说里的叶澄衷   李伯元(1867-1906),字宝嘉,别号南亭亭长,江苏武进人,是晚清一位非常卓越而勤快的小说家。他的长篇小说《文明小史》,虽没被鲁迅先生列入近代四大谴责小说之中,但无论成就与影响,似乎一点也不逊于宝嘉的另一部名著《官场现形记》。《文明小史》以庚子拳变后的晚清社会为背景,主要刻画西方“文明”进入中国时,或被接纳或遭抵制的各色境遇,并讽刺了当日各色官吏假借维新之名图谋升官发财的盘算。写作手法上,《文明小史》有些接近《儒林外史》,故事之间彼此相对独立,联系都不大;且每个故事基本都有当日人物原型,学界对其考订成果却不多见。小说有一处也把故事放到了虹口。《文明小史》二十一回《还遗财商业起家,办学堂仕途借径》的主人公宁波镇海人“花清抱”,从一个乡下小孩到上海滩“摇舢板”打拼,最终在虹口成功,富甲一方,晚年还“捐了个二品衔的候选道台,结识几个文墨人,逍遥觞咏”。这位“花清抱”是如何起家的,小说里记道:   (花清抱)那天上十六铺贩果子去,走了一半路,天已向黑,不留心地下有件东西,绊了一跤,顺手抓着看时,原来是个皮包,提起来觉得很重,清抱想着,这一定是别人掉下的,内中必有值钱之物,被人拾去不妥。莫如在此等候些时,有人来找,交还与他,也是一件功德之事。想罢,就将皮包藏在身后,坐下静等。不到一刻工夫,有一个西洋人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