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杰出中外科学家(一)中国古代中医药学家-----李时珍(二课件.ppt

杰出中外科学家(一)中国古代中医药学家-----李时珍(二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 二、京张铁路   ⒈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面临的困难:   ⒉京张铁路的修建:    ⑷外国人折服的原因:    第一,工程难。    连外国工程师都不敢轻易尝试的工程,却由中国工程师完成了。    第二,工期短。    原计划六年,结果只用四年就提前完工。    第三,工程费用低,且质量优异。    费用只及外国人估价的1/5,节余白银28万两。 →临危受命,报效祖国写新篇   京张铁路的修建过程体现了詹天佑怎样的精神? 不畏艰难,深入实践 严谨细致,开拓创新 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   从詹天佑的伟大贡献和人格魅力探究影响历史人物成材的因素有哪些? 社会环境的决定作用: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民族危机严重。詹天佑把自己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体现了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和爱国热情。 教育的主导作用:   詹天佑留美期间接受了良好的教育。1881年毕业于耶鲁大学铁路工程专业,优秀的学业水平为其取得伟大的成就奠定了基础。 个人的主体能动作用:   少年时对机器构造产生浓厚兴趣;大学期间刻苦攻读立志报国;毅然回国不迷恋优裕生活环境;筑路期间率先垂范吃苦在前,维护路权再现爱国情怀。   他和鲁迅、蔡元培、孔子等40位中华文化名人的雕塑“落户”中华世纪坛,在这个“国家先贤祠”里,供全国人民瞻仰纪念。   他的一帧帧画像,更是同孔子、牛顿、爱因斯坦等教育家、思想家、科学家一起,走进了神州大地的中小学校,在莘莘学子中竖起了无数心碑,成为千百万青少年的人生楷模和前进的路标。   他就是李四光…… 晚清时期:1889—1911年 民国时期:1911年之后 ⒈出身贫寒家庭; ⒉少年独闯武汉; ⒊学习成绩优异,派往日本留学; ⒋接受革命思想,成为同盟会员。 ⒌留学英国; ⒍受聘北大。   1949年秋,新中国成立在即,正在国外的李四光被邀请担任政协委员。得到这个消息后,他立即做好了回国准备。这时,伦敦的一位朋友打来电话,告诉他国民党政府驻英大使已接到密令,要他公开声明拒绝接受政协委员职务,否则就要被扣留。李四光当机立断,只身离开伦敦来到法国,在巴塞尔买了从意大利开往香港的船票,于1949年12月启程秘密回到新中国。 1952年起担任新中国地质部首任部长的李四光 这是李四光生前最后一张工作照片 1971年4月 1952年为地质部成立揭牌 ⒈确立中国第四纪冰川   长期以来,国际上一直充斥着中国内地第四纪无冰川的谬论。为了证明中国有第四纪冰川的遗迹,李四光足迹踏遍了祖国大江南北,先后考察了太行的东麓、大同盆地、扬子江流域,几上庐山,发现牯岭西谷的一块巨石矗立在另一块巨石之上,并得出庐山有大量冰川遗迹的结论,坚定地认为庐山是“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典型地区”。涉足黄山、九华山、天目山,发现了比较典型的冰蚀地形和冰川堆积泥砾剖面……1936年,李四光在黄山找到了冰磨条痕,发表了《安徽黄山之第四纪冰川》,至此,中国无第四纪冰川之谬论不攻自破。   第四纪:地质历史的最后一个纪。约从距今250万年前至今。此时高纬度地区广泛地发生了多次冰川作用。   冰川:在高山或两极地区,积雪由于自身的压力变成冰块(或积雪融化、下渗冻结成冰块),又因重力作用而沿着地面倾斜方面移动,这种移动的大冰块叫做冰川。在地质上的新生代第四纪,气候非常寒冷,世界上的许多地方被冰川覆盖,称第四纪冰川。 * * * * * * * * * 杰出的中外科学家 (一)中国古代中医药学家-----李时珍 (二)著名铁路工程师---------詹天佑 (三)杰出的地质学家---------李四光 (四)近代科学之父-----------牛顿 (五)20世纪的科学伟人------爱因斯坦 一 中国科技之光 李时珍 詹天佑 李四光 课 标 了解李时珍、詹天佑、李四光等科学家的主要事迹,认识他们对社会发展所作的贡献。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⒈出身名医世家,从小酷爱医学;   ⒉三次乡试落榜,坚定从医之路;   ⒊深鉴医书遗误,辞官回乡重修;   ⒋二十七年努力,编成《本草纲目》。   鲮鲤,即今天说的穿山甲,是过去比较常用的中药。陶弘景(南朝医学家)说它能水陆两栖,白天爬上岩来,张开鳞甲,装出死了的样子,引诱蚂蚁进入甲内,再闭上鳞甲,潜入水中,然后开甲让蚂蚁浮出,再吞食。为了了解陶弘景的说法是否对头,李时珍亲自上山去观察;并在樵夫、猎人的帮助下,捉到了一只穿山甲,从它的胃里剖出了一升左右的蚂蚁,证实穿山甲食蚁这点,陶弘景是说对了。不过,从观察中,他发现穿山甲食蚁时,是搔开蚁穴,进行舐(shi舔)食,而不是诱蚁入甲,下水吞食。李时珍肯定了陶弘景对的一面,纠正了其错误之处。   李时珍对民间流传的药方也认真地做过搜集研究。   一次,路

文档评论(0)

187****504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