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态生产模式在无公害茶园上应用.docVIP

农业生态生产模式在无公害茶园上应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农业生态生产模式在无公害茶园上应用

农业生态生产模式在无公害茶园上应用   摘要 在茶场示范应用“茶―灯―黄板―生物有机肥(生物农药)”农业生态生产模式,比采用常规技术管理年可降低生产成本3 153元/hm2,增产茶叶鲜叶578.77kg/hm2,增加利润11 390.92元/hm2,且有效地保护了生态环境。   关键词 茶―灯―黄板―生物有机肥(生物农药);农业生态生产模式;茶园建设   茶叶是三江侗族自治县农业经济支柱产业之一,至2003年全县茶叶种植面积已发展到3 813.33hm2,可开采面积2 533.33hm2,年产干茶825t,产值2 475万元。产品主要是仙人山茶厂生产的“仙人山”牌绿茶,品种有银针、竹叶青、碧螺春、黄芽、毛峰等,因其口味香醇浓郁、滋味悠长而畅销区内外。为了贯彻落实国家农业部在全国推行的“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加快三江县生态茶园建设步伐,促进农民增收、农村致富,同时探索适合当地情况的生态茶园建设新模式,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茶叶鲜叶产量与品质,实现该县茶叶生产安全、高效,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环境监测管理站于2004年在该县实施无公害茶园农业生态生产模式试验研究与示范项目,示范推广应用“茶―灯―黄板―生物有机肥(生物农药)”的农业生态生产模式66.7hm2(其中马湾茶场28hm2、斗江镇宇往茶场38.7hm2),以此辐射全县3个乡镇5个村4 300多户茶农的约667hm2茶园(其中八江乡三团村100hm2、布央村133.3hm2、独峒乡八协村133.3hm2、平流村100hm2、斗江镇思欧村200hm2)。      1材料和方法      1.1试验示范地点及供试品种   试验分别在马湾茶场和宇往茶场的成龄茶园进行,种植的茶树品种均为“福云六号”。   1.2试验示范方法   试验示范采用大区对比设计,设农业生态生产模式应用区28hm2和常规对照区6.83hm2。   1.2.1农业生态生产模式试验区。2003年11月至2004年1月沟施腐熟的农家肥15t/hm2,在春、夏、秋季茶叶萌发前15~20d追施1次沼液1 200~1 500kg/hm2。推广应用“茶―灯―黄板―生物有机肥(生物农药)”农业生态生产模式,其中马湾茶场试验区安装频振式杀虫灯共8盏(每3~4hm2 1盏杀虫灯),插黄板共4 000张(120张/hm2);宇往茶场试验区安装频振式杀虫灯8盏,黄板3 480张。2004年4月16日开始开灯,每天开灯时间为晚上8时至次日清晨6时,10月上旬以后因茶园害虫较少而停用诱虫灯。在开灯期间,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到的害虫主要有金龟子、茶毒蛾、茶尺蠖、飞蛾、蝽蟓、斜纹夜蛾和茶小绿叶蝉,其中诱杀数量最多的是茶毛虫、茶尺蠖、飞蛾和茶小绿叶蝉,其次是夜蛾类。开始使用诱虫灯的2个月,每个晚上每盏灯诱虫量多的有1.5kg,少的有0.5kg,以后诱虫量逐渐减少。黄板粘到的害虫主要有黑剌粉虱和茶小绿叶蝉,在粉虱为害高峰期每张黄板1d可粘到黑剌粉虱700头左右、茶小绿叶蝉50头左右。5~9月进行了3次生物药剂防治虫害:于5月4日喷0.3%印楝素800倍液+50%多菌灵800倍液混合防治黑剌粉虱和茶小绿叶蝉并兼防叶斑病;于7月20日喷0.5%阿维菌素800倍液防治黑剌粉虱、茶尺蠖和茶小绿叶蝉等害虫;于8月30日喷0.3%印楝素8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1 200倍液混合防治茶毛虫、卷叶虫及叶斑病等病虫害。   1.2.2常规对照区。采用常规方法施肥和喷药。在秋茶结束后施腐熟农家肥15t/hm2、硫酸钾复合肥1 875kg/hm2,开沟深施并复土。在春、夏、秋季茶叶萌发前15~20d追施1次沼液1 200~1 500kg/hm2,2月、4月、7月分3次施用尿素共750kg/hm2,5月、6月各喷施1次农药,7~9月每月各喷施2次农药。5~9月进行了8次病虫害药剂防治:于5月4日喷35%赛丹1 000倍液+50%多菌灵800倍液混合防治黑剌粉虱、茶尺蠖和叶斑病;于6月5日喷20%辛硫磷1 500倍液防治茶毛虫和茶小绿叶蝉;于7月1日喷2.5%敌杀死3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1 000倍液混合防治茶蚜、黑粉虱及叶斑病;于7月15日喷35%赛丹1 000倍液防治茶毛虫和茶尺蠖;于8月1日喷20%辛硫磷1 500倍液防治黑剌粉虱和茶蚜;于8月15日喷2.5%敌杀死4 000倍液+50%多菌灵1 200倍液混合防治茶毛虫、黑剌粉虱、茶小绿叶蝉及叶斑病;于9月1日喷35%赛丹1 500倍液防治茶小绿叶蝉、茶蚜和茶尺蠖等害虫;于9月15日喷20%辛硫磷1 500倍液防治黑剌粉虱、茶毛虫和茶小绿叶蝉。   农业生态模式试验区与常规对照区均于2003年12月至2004年1月初重施冬肥。   1.3田间调查方法   各区分别取东、西、南、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