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未来与创新lobpz.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科技未来与创新lobpz

* * 远大的志向 人无志向, 生活无意义; 当前中国青年的最大志向是 振兴中华; 有远大的志向才能眼界宽、思路宽、 胸襟宽; 要把志向分解成每日的行动; 志向可以培养兴趣; 兴趣是创新之源。 * * 高尚的人品 1.真诚 2.博爱 3.勤奋 4.敬业 5.奉献 * * 丰富的经验 1. 真诚待人的经验 2. 踏实工作的经验 3. 开拓创新的经验 4. 组织管理的经验 5. 廉洁奉公的经验 * * 渊博的知识 知识(Knowledge) =6W+2Q 6W 2Q Why(知因) Quality(质量) What(知事) Quantity(数量) How(知窍) Who(知人) 特别要强调的是: When(知时) 量变会引起质变, Where(知地) 要掌握事物的度。 * * 坚强的能力 1) 学习能力 (learning) 2) 思维能力 (thinking) 3) 分析与综合能力 (analyzing integrating) 4) 设计与计划能力 (designing planning) 5) 决策能力 (decision making) 6) 竞争能力 (competing) 7) 创新能力 (innovating) 8) 实践能力 (practicing) 9) 沟通与合作能力 (communicating cooperating) 10)组织与管理能力 (organizing managing) * * 科学大师谈成功 * * 科学大师谈成功 爱因斯坦: 成功=艰苦的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说空话 季羡林: 成功=天资+勤奋+机遇 陈省身:把他的成功归结为四个正确:在正确的时间,选择了正确的方法,去到了正确的地方(去了德国而不是别人都想去的美国),找到了正确的老师。 沃森(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者之一),把他的成功归结为四个要素:1)向胜利者学习;2)要有冒险精神;3)要有坚强的后盾,即有很多人协助;4)一定要做你自己喜欢做的事,同时要保持开放,不能与世隔绝。沃森把第4)点看作最重要的因素。 * * 王选院士谈成功的因素 一、勤奋来源于正确的科研动力 好奇心、研究中难题和挑战带来的吸引力、取得突破后对科学或工业可能产生的深远影响,是科学研究的真正动力。只有这种动力才能使人痴迷、执着、甘愿放弃常人能享受的乐趣,充满激情地持续奋斗十几年。有了这种动力,所选择的项目一定如沃森所说的、是自己喜欢做的事,也会从中得到很大乐趣。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者之一克里克曾用“狂热的追求”来描述他的科学生涯。丁肇中进实验室后常常40个小时才出来,一进实验室其他任何事情都忘了,脑中只有实验数据。好几位诺贝尔奖获得者都告诫说:“把获诺贝尔奖作为科研目标是绝不可能成功的。缺乏激情的科技人员和企业管理人员很难成就大事。 * * 王选院士谈成功的因素 二、跨领域的研究容易出大成果 控制论创始人维纳曾说过:“在已经建立起来的科学领域之间的空白区上,最容易取得丰硕成果。”流行至今的存储程序计算机就是数学家冯·诺依曼和数学功底很强、精通计算又懂得电子学的J.W. Mauchly 以及杰出的年轻电子学家J. P. Eckert共同研究的结果。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者之一沃森是动物学博士,而克里克则是物理学出身,后改学生物学。正是这两人不同的知识背景,取长补短,才导致了伟大的发现。CT、核磁共振等重大发明也是医学与电子工程、计算机技术相结合,跨领域的成果。 * * 王选院士谈成功的因素 三、具备同时代大多数人所没有的多方面知识和经验 1)王大珩先生于英国获物理学学士学位后,并未再攻读博士,而是进入一家英国企业从事光学机械的实践并取得发明专利。与王大珩同时代的物理学博士不少,但既有深厚物理学基础又有光学机械实践的中国科学家极为罕见。正是这种知识背景使王大珩先生成为中国光学机械事业的奠基人。 2)王选一生中有八个重要抉择,他把1961年他24岁时,决定“从硬件转向软件,从事两者结合的研究”列为一生中最重要的抉择。当时,在北大之前有五个单位从事照排研究,大多选择了国外已淘汰的方向。王选的软硬结合的方向使他获得成功。 * * 王选院士谈成功的因素 3)04型程控交换机是我国第一台产业化的大型

文档评论(0)

beoe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