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对话与融合:余中诗歌翻译艺术研究.docVIP

对话与融合:余中诗歌翻译艺术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话与融合:余中诗歌翻译艺术研究

对话与融合:余光中诗歌翻译艺术研究 【摘要】:本论文的研究对象是译诗名家余光中的翻译思想和译诗实践。本论文着眼于剖析余光中英诗形式汉译的技巧,总结其译诗策略,彰显其诗歌翻译艺术。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余光中诗歌翻译艺术的成因、内涵和实践。本论文共分七章。第一章为引言,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对象和内容、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目标、本论文的研究方法、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框架、本论文的研究难点与创新之处、余光中作品研究以及余光中翻译研究的概况。第二章分析介绍了余光中的文学翻译思想以及个人诗学追求,以揭示余光中诗歌翻译艺术的成因。笔者提出,对话与融合是余光中诗歌翻译艺术的核心精神,而这一核心精神的形成与其文学翻译思想和个人诗学追求有关。笔者将余光中的文学翻译思想概括为以下七条:(一)翻译如婚姻,是一种两相妥协的艺术;(二)文学翻译是一门艺术,是一种“有限的创作”;(三)研究翻译就等于研究比较语言学;(四)翻译乃大道;(五)译者是学者、作家;(六)英译汉要避免恶性西化和西而不化,倡导善性西化和西而化之;(七)翻译是一件不得已的代用品,决不等于原作本身。并指出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就是这里列出的第一条:翻译如婚姻,是一种两相妥协的艺术。而他其它的文学翻译思想大都是从这个核心衍生而来,或者受其制约的。我们还通过对余光中诗学探索和诗学实践的简要回顾指出,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之间的对话与融合,始终是余光中诗学探索的重点,而这也成为了余光中诗学实践的主要方式。我们认为,正是在“翻译是妥协”思想的直接影响下,以及在对话与融合的诗学探索和实践方式的间接影响下,余光中的诗歌翻译艺术表现出了对话与融合的核心精神。在本章中我们还特别指出,余光中对可译性问题的辨证态度,决定了“翻译即复制”不可能构成他对翻译本质的认识。通过分析我们认为,文学翻译就是解释,这构成了余光中对文学翻译本质的潜在认识。而这一认识也构成了余光中诗歌翻译艺术的根本立足点。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余光中诗歌翻译艺术的本质就是,译者在深入了解汉英诗歌语言艺术的基础上,通过思考、磋商和妥协使汉语诗歌的语言艺术视域与英语诗歌的语言艺术视域发生融合而形成对汉诗语言艺术新传统的认识,并用浸润着汉语文化的语言符号将这一新传统固定下来,形成新文本。第三章通过对余光中诗歌翻译艺术两个环节、三个步骤的过程以及六个特征的分析和介绍,充分挖掘了余光中诗歌翻译艺术的内涵。笔者指出,从余光中英诗汉译的整个艺术过程来看,它经历了两个环节,即铺垫环节和实施环节。没有铺垫环节的准备,余光中诗歌翻译艺术的实施环节将难以为继。没有实施环节,余光中诗歌翻译艺术的铺垫环节也将徒劳无功。在铺垫环节中,余光中对汉英诗歌的语言艺术做了全面而透彻的了解,也就是形成了丰富而厚实的汉英诗歌学问,这构成了他整个诗歌翻译艺术大厦的基石。余光中诗歌翻译艺术过程的实施环节包括了信赖、对话和融合等三个步骤。在余光中诗歌翻译艺术过程的信赖步骤中,余光中不仅把译诗视为写诗的有益锻炼,而且还带着译诗有助于形成汉诗语言艺术新传统的信念进行诗歌翻译。关于余光中诗歌翻译艺术过程的对话步骤,我们指出:余光中译诗的格律、语法和修辞都以一定的格律、语法和修辞认识为背景,而这些认识又都是在对汉英两种诗歌语言艺术深入了解的基础上,通过他本人的思考,经汉英两种歌语言艺术的比较与妥协形成的,也可以说是对汉诗语言艺术新传统的认识。关于余光中诗歌翻译艺术过程的融合步骤,我们指出:余光中用浸润着汉语文化的语言符号将对话步骤所产生的汉诗语言艺术新传统固定下来,形成了中西融合、西而化之的新文本,从而实现了译诗为诗的艺术追求。融合步骤是对话步骤的落实,也是对话步骤的延续。对话步骤所产生的汉诗语言艺术新传统只是一种初步的认识,余光中经过融合步骤把这一认识落到了实处,并且在落实的过程中逐步完善了这一认识。最后我们还指出:余光中两个环节、三个步骤的诗歌翻译艺术过程对译者的汉英诗歌学问、翻译动机、艺术协调能力和艺术表达能力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们还以传统译诗观影响下的英诗汉译实践为参照对象,概括出了余光中诗歌翻译的六大艺术特征,即(一)在摹拟原诗形式的基础上,讲求译诗本身的形式秩序;(二)译诗的总体策略为中西融合,西而化之;(三)译诗策略呈现出动态演变的特点;(四)译诗是突出重点的活动,因此,译诗文本与原诗文本之间是一种既同且异、交叉互补的关系;(五)译诗与写诗之间彼此输血,关系尤为密切;(六)译诗充分体现了译者的主观能动性。我们指出,“神似”派译诗实践的最大缺陷就在于很难在形式上为诗歌创作输血,而“形神兼似”派译诗实践的最大缺陷就在于拘泥于原诗的形式而往往折损了译诗的诗质。余光中的译诗实践则既能在形式上为诗歌创作输血,又不过分拘泥于原诗的形式,从而维护了译诗的诗质。当然,余光中的诗歌翻译实践也有追求译诗的艺

文档评论(0)

ldj2153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