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显示技术课程.ppt

  1. 1、本文档共7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平板显示技术 马凤英 内容提要: 显示技术(Flat Panel Display,FPD)的发展史及其特点(扁平度4) 视觉和电视显示基本原理 液晶显示(Liquid Crystal Display, LCD) 重点 等离子显示(电浆显示,Plasma Display Panel,PDP)重点 发光二极管显示(Light Emitting Diode, LED) 电致发光显示(Electro-luminescence Display, ELD) 内容提要: 有机/聚合物发光二极管(Organic/Polymer Light Emitting Diode or Organic/Polymer Electro-luminescence Display,OLED or OELD) 场致发射显示(Field Emission Display, FED) 真空荧光显示(Vacuum Fluorescent Display, VFD) 投影显示及其他先进平板显示技术(Surface-Conduction Electron-emitter Display ,SED;Electrophoretic Display ,EPD) 一. 平板显示技术(Flat Panel Display,FPD)的发展史及其特点 显示技术的发展史 各种显示器件的发展现状及特点 显示器件的主要参量 1. 显示技术的发展史 信息社会(信息产生、传输、接收显示) 人类获得外界信息的途径(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 显示技术的重要性(人机对话的窗口,应用领域:娱乐,工业,军事,交通,教育,航天,医疗等) 最早的显示器件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CRT)发明于1897年 1. 显示技术的发展史(CRT) CRT工作原理 1. 显示技术的发展史(平板显示技术FPD,LCD) 1. 显示技术的发展史(平板显示技术FPD,LCD) 1. 显示技术的发展史(平板显示技术FPD,LCD) LCD工作原理: LCD技术的优点 低压,微功耗 平板型结构 被动显示 显示信息量大 易于彩色化 长寿命 无辐射,无污染 1. 显示技术的发展史(平板显示技术FPD,OLED/PLED) 1963年 Pope在蒽单晶上施加几百伏电压发现发光现象 1979年,柯达公司的C.W.Tang 发现有机发光 1987年 C.W.Tang实现了薄膜有机电致发光 1990年 剑桥Friend小组实现了PLED 目前世界各大公司积极致力于将OLED应用于大屏幕显示方面,且均有样机 OLED/PLED的工作原理 OLED/PLED的特点 OLED/PLED的优点: 结构简单:无需背光源和滤光片 显示效果:主动发光、视角范围大,响应速度快,图像稳定,亮度高、色彩丰富、分辨率高 工作条件:驱动电压低、能耗低 适应性广:采用玻璃衬底可实现大面积平板显示,如用柔性材料做衬底,能制成可折叠的显示器 全固态、非真空器件,具有抗震荡、耐低温( -40℃) 等特性,在军事方面也有十分重要的应用 OLED/PLED缺点:寿命问题还无法克服 1. 显示技术的发展史(平板显示技术FPD,PDP) (1) 什么是等离子体? 等离子体是电离的气体,由大量自由电子和离子以及中性粒子组成,是物质的一种特殊的聚集态。因此,等离子体又被称为物质的第四态或等离子态。就电气技术而言,它指的是一种拥有离子、电子和核心粒子的不带电的离子化物质,包括有带电粒子:电子、正离子、负离子和不带电的粒子:气体原子、分子、受激原子、亚稳原子等。 1. 显示技术的发展史(平板显示技术FPD,PDP) 1954年美国首次发表了直流驱动的PDP 1966年美国发表了存储型AC驱动的PDP 1969年美国开发了自扫描型DC驱动PDP 此后日本在PDP方面的研究迎头赶上并迅速独霸一方,直到2001年形成了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三足鼎立的局势! PDP的显示原理 上图所示是一个三电极表面放电型ACPDP主流结构。 PDP由前后两片玻璃组成。 前板玻璃上有透明ITO维持电极及加强ITO导电性的汇流(Bus)电极,并且在电极上覆盖透明介电层及防止离子撞击介电层的MgO保护层。 后板玻璃上有寻址电极、介电层及长条状的隔层 在每个隔层内印刷R、G、B三种荧光材料。最后在两个基板内注入氖(Ne)及氙(Xe)惰性气体后封装,气压只有数百Torr的高真空状态。 PDP的特点 优点: (1)PDP电视机比较容易实现大屏幕和超大屏幕 (2)可视角大(达160度以上) (3)响应时间小,运动图像拖尾时间短,动态清晰度高(优于LCD电视机,基本上和CRT电

文档评论(0)

189****614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