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语法衔接必要性及策略研究.docVIP

初高中语法衔接必要性及策略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初高中语法衔接必要性及策略研究

初高中语法衔接必要性及策略研究   【摘要】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育部,2003)课程目标中指出,通过高中语文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围绕所选择的目标加强语文积累,在积累的过程中,注重梳理。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补短,逐步形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了解学习方法的多样性,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能根据需要,采用适当的方法解决阅读、交流中的问题。通过对语文知识、能力、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要素的融汇整合,切实提高语文素养。   【关键词】 初高中 语法衔接 必要性 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7)08-072-02   0   一、问题的描述   能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在阅读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境界。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   语法是语言基本规律的提炼和总结,是培养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语法曾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语法教育与文学教育是并驾齐驱的。可是后来,很多人认为,主、谓、宾、定、状、补在语文学习中,让学生摸不着头脑,同时语法耗时多而收效小,所以语文教育界发出了“淡化语法教育”的呼声。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初中语法是这样提出“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的:“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但不必进行系统、集中的语法和修辞知识教学。”也就是“语法、修辞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因此,很多学生在初中就没有学习过语法,不知语法为何物;而高中语法知识突然增多,这种有裂缝的衔接造成了我们学生听高中老师讲语法时有太多的疑惑。   语法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特别是文言文,初中教师一般不再强调字字落实,学生只要凭语感、直觉,大致意对即可。而高中教师却说,以前的学生语法知识学得比较系统,扎实,而现在的连最基本的主、谓、宾、定、补、状都一团乱麻,特别是文言文,问起句法、词法,问起状语后置、定语后置、宾语前置,学生茫茫然不知所云,便气不打一处来,自然数落起初中教师来。高中语文教师在接触到高一新生时都会有一个特别头疼的过程,因为,高一的开始无论如何就要遇到《劝学》《师说》这两篇必背经典,而这两篇课文在讲解时必须用到“特殊句式”“词类活用”等语法知识,而高一的新生会如痴如醉的看着你,思索着:“原来高中的语文也会听不懂”,进而丧失了对于语文的一切好感,有的学生直至高中毕业也不明白定语为什么要后置,因为他不知道到底什么是定语。我觉得,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初高中语文教学没能很好地衔接起来。不能将责任只归咎于教师身上,更应该考虑到初高中的课程体系、教材、学生学习习惯脱节的现状上来。   二、原因分析   1.从教师层面分析――轻语法   在实际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都喊着“重阅读、轻语法”的口号,都认为语文只要可以看懂,不需要什么语法,他们对于阅读相当重视,巧设语境,精心设计每个环节,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花在阅读教学上,并认为处理了文本阅读就教完了整个单元。在平时的交流中,有些同事也坦言讲了他们也不懂,索性不了了之。究其原因,一是因为社会上、媒体上前几年也有类似的口号,要淡化语法;二是因为教师对自己的教学缺少信心,认为无论如何重视,结局都是一样的,考试又不直接的考语法题;三是教师安于现状,缺少创新和钻研的热情,不能用高中生能接受的方法,深入浅出的把语法教会给学生。   2.从学生层面分析――没意识   (1)功利意识太强。根据笔者的经验,只要提到语法,班级里就没有人能对话了,说明学生意识淡薄,缺乏深层探究的积极性。据有关调查显示,90%的学生惧怕语法,最主要的原因是考试没有直接的语法题目,功利意识强的学生只用高考的题目作为语文的风向标,往往会把平时的研究当作负担,应付了事,这就造成了学生“谈语法色变”结果。   (2)知识储备不足。学生知识储备不足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不重视语法的想象不是从高中开始的,初中的时候就完全不接触,所以积累几乎没有。学生在初中学习的文言文,遇到语法问题也全是死记硬背,这种现象普遍存在。到了高中他们对于语文的学习缺少好奇心和新鲜感,没有探索欲望,他们缺少热情,甚至十分被动。学生态度不积极,方法不科学,造成了语言知识不系统、语言技能不全面、语言运用能力薄弱。初中不懂语法照样可以学习文言文,所以高中仍然可以不去重视,他们的基础令人十分担忧。第二,知识面狭窄,阅读量不足。知识面狭窄,信息储备不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