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真菌感染影响.docVIP

加强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真菌感染影响.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加强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真菌感染影响

加强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真菌感染影响   [摘要] 目的 探讨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合并真菌感染患者进行加强护理的意义。方法 78例COPD合并真菌感染的患者被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机械排痰、心理护理及督导用药,记录患者痰液量减少到平常水平所需要的时间和住院时间,随访1年后登记死亡例数。结果 对照组和干预组患者痰液量减少到平常所需要的平均时间分别为(12.5±3.2)d和(10.6±3.4) d,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21.5±4.2) d和(19.6±3.8) d,死亡例数分别为3例和10例,干预组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治疗COPD合并真菌感染的过程中进行机械排痰、心理护理以及督导用药,可以加快患者排痰,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死亡率。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病;真菌感染;机械排痰;护理干预;督导用药   [中图分类号] R56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10(a)-0006-03   肺部是侵袭性真菌感染最常见的发生部位,占全身深部真菌感染首位。研究显示,有基础肺部疾病患者占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44%,其中又以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最为多见[1]。COPD合并肺部真菌感染多为继发或复合感染,临床预后差,病死率高。COPD患者基础肺功能比较差,平常长期咳嗽、咳痰,继发细菌感染后,痰液量明显增加,常呈拉丝状,粘稠不易咳出。若发生痰堵,呼吸困难急剧加重,可危及生命,因此在积极治疗的同时需要尽快排出痰液,同时抗真菌疗程较长,需要长期配合服药,才能彻底治愈。为探讨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合并真菌感染患者进行加强护理的意义。该研究2010年1月―2013年6月间对该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真菌感染的患者39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机械排痰、心理护理及督导用药,希望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到该院就诊的COPD合并真菌患者78例。标准如下:①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诊断标准[2];②符合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标准[3]。排除标准:①病情危重无法坐起或侧卧配合进行振荡排痰者;②存在肺性脑病或其它原发心理疾病的患者;③需要进行机械通气不能进行语言交流的患者;④极度衰弱无力咳痰或咳痰量无明显增加的患者。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纳入患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自愿参与该项研究。   上述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39例,男24例,女15例,年龄为42~75岁,平均年龄(54.8±7.6)岁,平均病程为(5.8±3.5)年;治疗组39例,男22例,女17例,年龄为42~73岁,平均年龄为(53.1±8.4)岁,平均病程为(5.9±3.1)年。对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因素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常规护理 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患者入院后,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建议他们高蛋白、高能量的合理饮食,鼓励食用大蒜之类的食物,每日刷牙或小苏打漱口。多翻身、拍背、多饮水以助排痰;身体条件允许的患者,在家属陪伴下可进行床边适量活动。若出现高热,可行物理降温,必要时应用解热镇痛药。   1.2.2 振荡排痰 对干预组患者应用振动排痰机进行振荡排痰,患者取端坐位选用合适的叩头与叩击接合器;调节频率在20~35 Hz,根据患者耐受情况调节压力;护士一手持叩击接合器,另一手轻触振动位置。以感受冲击振动的力度,由外向内、由下向上进行冲击和振动排痰,冲击振动停留10~15 s更换部位。   1.2.3 心理护理 对干预组增加心理护理,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等特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有关真菌方面的基本知识,减少其对真菌的恐惧,认识到自身免疫力下降才是发病的主要原因。对于精神过度紧张者,给予聆听轻松的音乐,耐心倾听患者述说,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使患者保持乐观的情绪和良好的精神状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作好长期服药的准备。介绍振荡排痰的必要性和操作中需配合的注意事项,鼓励咳痰。   1.2.4 督导用药 督导干预组患者长期服药,让他们认识到真菌感染的治疗需要很长时间,一般三唑类药物抗真菌治疗需要持续3~6个月;存在其他部位播散性者,服药时间超过1年[4]。介绍药物名称、作用、不良反应,督促患者按照剂量坚持服用,每月电话随访,了解服药情况。并告之若出现痰量增多、气急加重、发热、尿少、咯血或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