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微生物学教学课件13dna病毒2014.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7章 双股DNA病毒 重要意义 牛痘病毒防天花:病毒免疫里程碑 基因工程疫苗作为载体:痘苗病毒及禽痘病毒 鸡痘、羊痘等较为严重 痘病毒的结构及基因组 痘病毒的复制 培 养 10~12日龄鸡胚绒尿膜接种;多数在膜上可形成痘斑,痘病毒的种类不同,痘斑的形态、颜色、大小以及形成时间也不同。 鸡胚成纤维细胞培养,产生CPE,并形成空斑。 鸡痘病毒 (1)禽痘病毒属成员。 (2)某些毒株具有血凝素:鸡、其它禽类、绵羊等的红细胞。 (3)主要以吸血昆虫为机械传播媒介,也可经皮肤伤口感染。 (4)致病性:可分为三种病型,即皮肤型、白喉型和混合型。 ① 皮肤型:在鸡冠、肉髯和眼皮等处,产生一种特殊的痘疱。 ② 白喉型:主要在口腔和咽喉部分,先在粘膜上生成一种黄白色小结节,后逐渐融合形成一层黄白色干酪样的假膜。 防 制 目前主要采用鸡痘疫苗进行预防: ① 鸡痘活疫苗:用于35日龄以上的幼鸡,对雏鸡有一定的毒力。 ② 鸽痘活疫苗:毒力比鸡痘疫苗弱,用于1日龄雏鸡和产蛋母鸡,一般采用毛囊接种法。 ③ 鸡痘鹌鹑化活疫苗:毒力很低,雏鸡使用安全,效果良好。 平时做好卫生消毒、保持禽舍通风换气、尽量消灭禽群中的外寄生虫和环境中的蚊蝇等对控制该病具有重要作用。 新引进的家禽,要经过隔离观察,证明无病方可合群,一旦发生本病,应隔离病禽,病重者淘汰,死者深埋或焚烧。 治疗: 用镊子除去痘痂,涂上碘甘油,一日二次。此外口服或肌注一些抗菌药,抑制继发感染。 非洲猪瘟病毒 (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 传播媒介 非洲和西班牙半岛有几种软蜱是ASFV的贮藏宿主和媒介。一般认为,ASFV传入无病地区都与来自国际机场和港口的未经煮过的感染猪制品或残羹喂猪有关,或由于接触了感染的家猪的污染物,胎儿,粪便,病猪组织,并喂了污染饲料而发生。 血细胞吸附现象: 白细胞感染ASFV后,表面有一种病毒特异抗原,能吸附正常猪的红细胞,这种可被抗本病毒的免疫血清所抑制。 细胞培养 (1)初始分离的ASFV仅在猪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中复制;  (2)适应后可在猪肾细胞(PK15)、Vero细胞等生长。 OIE推荐的诊断方法 (1)病毒分离和鉴定;   (2)血细胞吸附实验:可区别非洲猪瘟与猪瘟; (3)直接荧光抗体试验检测抗原;     (4)病毒基因的PCR检测 免疫 本病毒各个毒株之间免疫原性很低,对同株的免疫力也是短暂的,目前尚无有效疫苗可用。 注意:我国目前没有非洲猪瘟,必须严加防范! 第二节 疱疹病毒科 (Herpesviridae) 一组具有包膜的DNA病毒。 现有70多种。因代表种──单纯疱疹病毒能引起匐行性疱疹而得名。 疱疹病毒可引起多种动物的疾病,包括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昆虫以及软体动物。 线状双股DNA,直径150nm,162个壳粒组成的二十面体对称,有囊膜,囊膜上有糖蛋白的纤突。 与养殖业密切相关的几个疱疹病毒 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 virus) 禽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Avian infectious laryngotracheitis virus) 马立克病病毒(Marek’s disease virus,MDV)    鸭瘟病毒(Duck plague virus) 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 virus) (1)分类地位:为疱疹病毒甲亚科成员,又名猪疱疹病毒1型。 (2)致病性 ① 猪为原始宿主,也可感染马、牛、绵羊、山羊及多种野生动物。 ② 主要症状 成年猪多为隐性感染,少数出现轻微发热和神经症状;     幼猪感染后呈发热、麻痹、昏迷等症状,死亡率很高,无母源抗体的新生仔猪死亡率可达100% 怀孕母猪——流产、死胎或木乃伊胎;            特征症状为体躯某部奇痒。 病毒分布与动物排毒情况 ① 病毒分布:最初位于扁桃体,感染24hr内可从头部神经节、脊髓及桥脑中分离到病毒 ② 排毒:康复猪可通过鼻腔分泌物及唾液持续排毒,但粪、尿不带毒。 最主要传播途径是食入污染病毒的饲料或死猪肉,舔咬、气雾为可能传播途径。 病毒培养 ① 易在鸡胚绒毛尿囊膜上生长,接种后3-4d能形成大小不一的隆起的白色痘斑 ② 可在细胞培养中生长: 兔、猪和仓鼠的肾细胞(可产生CPE和空斑,形成包涵体);兔和豚鼠睾丸细胞;鸡胚成纤维细胞。 微生物学诊断 ① 动物试验:1~2mL适当稀释的病脑组织悬液皮下接种兔;2~5d后于接种部位出现奇痒症状,最后麻痹致死。 ② 病毒分离:常用猪肾细胞系(PK-15),病毒接种后24~72h,出现CPE ③ 病毒鉴定: 可用特异性抗血清做中和试验、免疫荧光试验鉴定病毒;

文档评论(0)

shujuk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