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乡村政治文化的变迁_国家政权建设和乡村传统权威的衰落.pdf

近代中国乡村政治文化的变迁_国家政权建设和乡村传统权威的衰落.pdf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年第 2 期 近代 中 国乡村政 治文化 的变迁 ———国家政权建设与乡村传统权威的衰落 骆  正  林 (南京师范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 ,南京  2 10097)   摘  要 : 自晚清以来 ,各种政治势力为了加强对乡村的社会控制和资源掠夺 ,纷纷在乡村进行政权建设 ,将 国家权力轨道铺设到乡村 。国家权力的下沉没有完全动摇地方绅士的权威 ,血缘 、地缘 、礼教 、族规在乡村中依 然 占有突出地位 。但是 , 由于各种政治力量对乡村的渗透方式和治理策略不同 , 中国乡村政治文化在不同历史 阶段和不同地区 ,还是呈现出阶段性和区域性特征 。而这些特征在总体上表现为国家权力加速向乡村渗透 ,乡 村传统权威在国家权力的挤压下 ,逐渐呈现出衰落的迹象 。本文从晚清 、民国和革命根据地三个方面 ,分别探 讨了乡村政治文化变迁的方向。 关键词 :乡村政治文化 ; 国家政权建设 ;乡村传统权威 中图分类号 : K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429 (2008) 02 - 0026 - 10 晚清以来 , 中国的历史进程呈现出两个重要的脉络 :一是西方列强侵略中国 ,用铁蹄踏碎了中国的 版图 , 中国社会背上了沉重的经济和社会包袱 ;二是国家通过权力的延伸 ,加强对乡村的社会控制和资 源掠夺 ,渴望以此实现国家的整合和民族的独立 。然而 , 当国家权力下沉的时候 ,并没有完全动摇地方 绅士的权威 ,血缘 、地缘 、礼教 、族规在乡村中依然占有突出地位 。虽然在本质上近代乡村治理模式没有 发生根本性变化 ,但是 , 由于各种政治力量对乡村的渗透方式和治理策略不同 , 中国乡村政治文化在不 同的历史阶段和不同的地区 ,还是呈现出阶段性和区域性特征 。而这些特征在总体上表现为国家权力 加速向乡村渗透 ,乡村传统权威在国家权力的挤压下 ,逐渐呈现出衰落的迹象 。 一 、政权的不断更迭 :近代乡村政治文化变迁的时代背景 中国近代史是一段令人难忘的血泪史 ,在西方列强的武力征服下 , 中国社会呈现出明显的衰落迹 象 ,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被动挨打的角色 。中国社会成了各种政治力量的决斗场 , 中国的、外国的、激进 的、守旧的 ,先后登场的各种军事 、政治势力 ,最终把大清王朝送进了历史 。大清王朝灭亡之后 ,在政权 更迭中出现的各种中央和地方政权 ,都把控制乡村作为控制中国社会的重要手段 。因此 ,近代中国乡村 政治文化的变迁是和各种政治势力向乡村渗透息息相关的。 从 1840 年鸦片战争开始 , 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外来势力和本土势力的冲突和斗争 , 使中国长期处于战乱不安之中。而中国农村在长期战争 、自然灾害和社会转型的剧烈冲击下 ,也遭到了   收稿 日期 :2007 - 10 - 11 ( ) 作者简介 :骆正林 1969 - ,男 ,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讲师 ,博士生 。 基金项 目:本文为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 、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资助课题“中国乡 村政治文化的变迁与村民选举中的信息传播之关系研究”的研究段性成果 。 ·26 ·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前所未有的破坏 。中华民族面临的困境深深刺痛了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 ,他们走上了政治舞台 ,期望用 英国式的革命方式 ,在不动摇现有体制的情况下 ,用非暴力 、不流血的方式实现国家的转型 。然而 ,处于 衰败之中的大清王朝 ,一方面太过软弱 , 以致不能积极有为 ;另一方面又十分强大 ,足以对进步力量起否 [ 1 ] ( P12) 定作用 。 最终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救国路线以失败而告终 。 维新变法的失败 ,使很多中国人放弃了对大清王朝的幻想 ,资产阶级革命派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9****614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