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象科昆虫无损形态DNA提取方法.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卷象科昆虫无损形态DNA提取方法

卷象科昆虫无损形态DNA提取方法   A new method used for isolating attelabid (Coleoptera) DNA without distroying mo rphological feature. XIE Meng1, 2, HOU Qing-Bai1, 2, LIANG Xing-Cai1**(1.Kunming Institute of Zo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Kunming 6 50223, China; 2.Graduate University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49, China)   Abstract To isolate total DNA isolation is the first step in all molecular experiments. I n the molecular entomology works, regular methods for isolating DNA cant reserv e entir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s of insects. So, obviously it is not available for the scarce and small insects. We used leaf-rolling weevils (Coleoptera: Att elabidae) as materials and improved the isolating method. We removed the entire abdomen and took back the ossific ventral shield after digested the musculature.   This method can isolate total DNA and reserve all the morphilogical feature and insect genital at the same time.   Key words Coleoptera, attelabidae, DNA isolation, genital, morphologic character      摘 要 提取DNA是所有分子生物学实验的第一步,但在昆虫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常规提取总DNA的方 法不能保留昆虫所有的形态特征。显然,这不适用于对于体形较小的珍稀标本。以鞘翅 目卷象科(Coleoptera:Attelabidae)昆虫为实验材料,提供了一种新的取材方法,取下 整个腹部,消化其肌肉组织后收回骨化腹板。该方法可在提取昆虫总DNA的同时保存全部外 形特征及其生殖器。   关键词 鞘翅目, 卷象科, DNA提取, 生殖器, 形态特征      20世纪80年代PCR技术的出现使DNA序列数据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生物各个类群系统发育学 的研究中,昆虫的分子系统发育学研究亦在各个阶元普遍展开。鞘翅目作为昆虫纲中最大的 一个目,在系统发育学研究当中存在着很多分歧和问题,分子技术给持不同观点的人提供 了更多更有力的证据。然而,根据目前的报道来看,在鞘翅目内开展分子生物学研究时,其 形态性状分布比较密集的头部(包括触角)、胸部、腹部或者足常常作为提取DNA的材料被 研磨,从而使有用的形态特征消失殆尽。如:对金龟科Scarabaeidae选取头部和胸部 [1],对豆象科Bruchidae选取整个身体[2],对隐翅虫科Staphylinid ae选取身体的前半部分[3],对葬甲科(Silphidae)选取腿和触角或整个虫体 [4],对拟步甲科Tenebrionidae选取后腿[5],对叶甲科Chrysomelidae 选取整体或者头部及胸部[6],对象虫选取腹部体壁[7]等等。这种取材 方法无法保留用于分子实验所需标本全部的形态特征,不能应用于稀缺标本。而数量稀少, 形态特异的标本又往往在系统发育学研究当中有重要价值。对于体形较大的甲虫,尚可选取 一侧的足和触角作为分子试验材料,剩余部分用于形态学研究,但个体中小型的甲虫用这样 的取材方法仍存在一定难度。   卷象科是鞘翅目中形体小到中型的一个类群,以前多通过形态性状建立系统发育关系[ 8],和其它类群一样,其雄性生殖器的形态性状特征在这些研究中被广泛应用[9, 10]。但目前鲜有结合分子生物学证据对卷象科系统发育研究的报道。无疑,结合来自于 分子生物学与形态学(其中包括生殖器的形态学)两方面的特征共同分析会得到更令人信服 的结果,但是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