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中医药行业点问题暨中药战略大品种培育.docVIP

第二届中医药行业点问题暨中药战略大品种培育.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届中医药行业点问题暨中药战略大品种培育

第二届中医药行业热点问题暨中药战略大品种培育 与研究学术研讨会 会议主题及拟邀请领导专家 会议主题 ●专题报告一:政策趋势与风险管控 主题1:新版医保目录遴选工作与发展趋势。预判新一轮医保遴选制度与流程,探讨中成药医保目录分类方式,关注儿科、肿瘤与新药产品调整机会,阐释循证医学和药物经济学证据在医保遴选中的应用。 主题2:国家“两打两建”专项行动与国家药品安全发展规划。国家不良反应预警及媒体集中报道中成药安全问题,中药注射剂、含毒性药材制剂、儿童中药、中西药复方及中药原料必将成为国家重点药品监测的范围和整治对象。企业如何应对国家基药、医保、药典、价格、安全等政策对中药高危产品的用药要求,如何构建企业药品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已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要素。 主题3:中成药价格调整政策趋势及应对。取消中药最高限价,按医保支付能力定价的新政可能出台;中医药优质优价、差别定价等政策何去何从;循证药物经济学研究在价值定价中的评估与应用。 主题4:基药后时代药品招标政策及广东、青海模式的导向。广东、青海招标各有特点,但产品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经济可及仍是竞争核心。哪个招标模式更符合国家医保主导政策?哪一种模式更有利于医药产业发展?中药大品种培育的模式选择将决定大企业未来。 主题5:反商业贿赂与企业危机处理。由GSK引爆的反医药商业贿赂风暴定会对中医药,特别是对大品种培育中的促销模式、渠道构建、终端上量带来新的挑战,更对医疗机构运营与药品学术推广提出新的要求。 主题6:中成药二次开发及大品种培育获取国家科技政策支持路径。梳理中药创新发展方向,厘清大品种二次开发的发展思路,明确以临床价值研究为主体导向的大品种培育课题获取国家科技政策支持的路径。 主题7:台湾健保制度对即将实施的“第三方支付”医保体系改革的启示。我国即将推行的以第三方支付为主体医保改革模式,如何借鉴先进医保制度建设经验,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药品价格谈判机制? 拟邀请的专家与领导: 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领导 国家发改委药品价格管理审评领导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安全与评价领导 国家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领导 中国台湾健保局副局长李丞华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谢海光 ●专题报告二:中药创新与思想跨界 中医药在治疗心脑血管、妇科、骨伤、肿瘤、儿科类等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病等方面具备良好的效果。在国家医疗卫生体系中起着战略性的基础性作用。 但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基于生物学的DNA技术的进步、物理化学方法的分析技术的发展、系统生物学的药物作用机制研究的突破、循证医学思路的临床评价体系的建立,对中药材的道地性和基原鉴定,中药制剂物质基础的明确,质量的均一、稳定,活性成分作用机理的清晰和中医药临床循证医学的证据均提出了挑战,也提供更高、更新的发展机会。 面对国家科技举国体制对中医药研究投入决心,中医药的核心价值定位是治疗、预防,还是系统调理;中药创新的研究方向是传统大复方、有效成分及部位制剂,还是“组分中药”的创新思路;中医药的研究是从整体到局部的“分离解析研究模式”,还是从微观到宏观的“还原整合研究模式”;中药评价标准与研究的重点是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宏观评价,还是以物质基础与作用机制为主体的微观评价;中医药如何与时俱进开展理论创新,借鉴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学研究的进展,集成现代系统科学技术,构建交叉学术体系,促进中医药研究与发展是决定中医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 拟邀请主题报告的院士及专家 张伯礼 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连达 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凯先 中国科学院院士 吴以岭 中国工程院院士 马玉玲 英国牛津大学生理学系教授 ●专题报告三:研究方法与评价体系 主题1:中药资源现状与鉴定新方法体系的构建。中药资源目前已经成为战略资源之一,受到国家主管部门和行业专家的高度重视,并成立国家级的资源中心对中药材资源现状进行研究和调查;中药形态鉴定、显微鉴定和理化鉴定等鉴定技术无法解决现阶段中药品种混乱,伪品盛行的现实问题,而随着中药材DNA条形码分子鉴定技术的发展,中药鉴定技术的瓶颈终被突破。 主题2:系统生物学、网络药理学的发展对中药研究与评价的影响。借助现代科学技术与方法,去理清当前中医药研究面临的传统中国文化与现代科学方法的碰撞纠结;依靠系统生物学、网络药理学的发展,明确多靶点、多通道、多方向作用的复杂中医药科学难题;发扬系统生物学等现代科学技术的“体”,彰显表达中药大品种培育路径中中医药的“魂”。 主题3:循证医学主导与实效研究的崛起。循证思路主导下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逐渐发展成为中医药临床研究的主流,但随着实践的深入,在临床治疗方案中多处于联合、协同地位的中药,RCT的研究与评价方法是否完全适宜于中医药临床评价已引起各

文档评论(0)

ldj2153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