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多足纲的分类 多足纲概述 多足纲动物分布在陆地潮湿的地方,身体扁平或圆筒形,分为头部和躯干部两部分。头部有触角一对,眼为单眼,但多丛集似复眼。头部腹面有口器,具大颚1对和小颚2对(蜈蚣)或1对(马陆),为虫体的摄食器官。躯干部体节数因种而异,基本每个体节1对足(有的种每体节2对足,如:马陆):呼吸器官是气管。排泄系统是马氏官。 目前已知多足纲约10500种,主要有蜈蚣、马陆等。倍足压纲和唇足压纲占本类的绝大多数。倍足压纲和唇足压纲的蜈蚣、马陆等可供药用。而综合压纲动物为植食性,一些种为温室害虫。 多足纲分类 多足纲 : 唇足亚纲 倍足亚纲 综合亚纲 烛饯亚纲 唇足亚纲 蜈蚣和蚰蜒是日常最熟悉的唇足亚纲动物,主要分布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栖息在土壤、石块或木桩下等潮湿的地方。 身体细长,背腹扁平,可分为头部和躯干部。 头部前端有一对触角、一对单眼(或单眼丛数目可达200个),头的腹面具有口器。口器包括一个上唇,构成口腔的顶板;由二对小颚构成下唇,其中第一对小颚有小颚须;上、下唇包围口腔,其中有一对大颚,其上有齿及刚毛。 头部的触角、2对小颚及一对大颚是由附肢形成的。 躯干部体节数因种不同,可由十几节到100多节。除最后2节外,每个体节有一对附肢。最后一对足具感觉功能。 躯干部第一体节的附肢变成颚足,盖在口器之外。颚足的前端两侧有毒爪,其端部有毒腺开口。颚足弯向腹中线。巨蜈蚣有21个体节,其最后一节最长。身体两侧有9对气孔,气孔数因种而异。腿较细长,善于疾走,特别是蚰蜒,足由逐渐增加长度,以减少相邻前后足的运动干扰。 躯干部的背板大小交替排列,其数目也因种而异。 唇足压纲为捕食性动物,以小型节肢动物、蚯蚓等为食。 本纲一些种具孵育卵的习性。如地蜈蚣。 唇足亚纲的分目 (一)整形目 卵孵育,幼体与成体体节数相同。地蜈蚣科体细长,具30— 170对足,无眼。蜈蚣科具21—23对足,眼或有或无,如巨蜈蚣 (二)异形目 卵不孵育,幼体仅有成体的部分体节,成体均为15对足。 石蜈蚣科:气孔成对在体侧,如石蜈蚣。 蚰蜒科:足及触角特长,气孔不成对,开口在背板的背中线上。 足易脱落,毒颚很大,行动敏捷。多生活在房屋内外的阴暗潮湿 处,如蚰蜒。 倍足亚纲 生活在石下、土壤或洞穴内隐居生活,不善运动,但也常在地面缓慢爬行,一般为负趋光性,受到刺激或干扰时,常卷曲成环状或球状,现存8000种左右,是多足类中最大的一纲。 倍足亚纲俗称千足虫,主要特征是绝大部分体节有两对足,体内神经链上每节也有两对神经节。身体的每节是由两个体节愈合形成。身体多数呈圆柱形,少数细长,背腹扁平。一般黑褐色或稍有红、桔色,有杂色斑点。体长2mm-30cm不等。身体由许多体节组成,由11-100多节不等,可区分头部和躯干部。 头部向前凸出,前缘有一对触角,约有7节,穴居时向后折回紧贴身体两侧。具聚合眼,或无眼。口器包括背面的上唇,具一对大颚、一对小颚,小颚联合形成颚唇。 躯干部的前4节与其他体节不同,其中第一节称颈节,没有附肢,其他3对每节一对附肢,有时统称胸部。除此4节外,每节有2对附肢,由近中线处生出,有的种多达200多对附肢,统称腹部。最后1-5节没有附肢,肛门开口在尾节腹面。 本类大多为植食性动物。孵出的幼虫仅3对足及很少体节,以后由蜕皮增加体节和附肢数。孤雌生殖很常见。 倍足亚纲的分类 触颚目:小型千足虫,体壁柔软,具成束或成行的刚毛,躯干部具13-17对附肢,没有生殖肢,也没有驱拒腺,如土饯。 唇颚目:体壁坚硬有钙质,有生殖肢及驱拒腺,包括大部分的倍足类,如马陆、球马陆、带马陆等。 马陆(Orthomorpha pekuensis)山蛩虫科,多生活在潮湿多草叶或石堆下。一般有臭腺,食腐植质。一生经多次蜕皮。其中北京山蛩虫对农作物有害。 综合亚纲 生活在土壤及腐植质丰富的潮湿处,仅有120种左右。体小型,无色,长约2-10mm,一般为4-5mm,形态相似于蜈蚣类。头部前端有一对触角,口器由1对大颚及2对小颚组成,相似于昆虫的口器,其第二小颚左右愈合成下唇,无眼。 躯干部柔软、细长,有12个具附肢的体节。尾节卵圆形,无附肢,但有一对纺绩突或尾须,肛门开口在尾节。背板超过体节数,可达15-22个,身体卷曲自如,运动迅速。 器官分布在躯干前三节,一对气孔开口在头的两侧。 生殖孔开口在第4躯干腹面。 此亚纲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