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4章 细菌的感染与致病机理 第一节 细菌的致病性和毒力 1.致病性(pathogenicity) 感染(infection) 发病(disease) 一定种类的病原菌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在宿主体内引起感染的能力称为致病性。 (侵、长、躲) 感染:病原微生物在宿主体内持续存在或增殖 发病:病原微生物感染后,对宿主造成明显的损害 致病性是针对宿主而言,是细菌种的特征之一 2.毒力(virulent) 病原菌致病力的强弱程度,是量的概念,同一细菌的不同菌株,其毒力不一样,因此,毒力是菌株的特征。 各种细菌的毒力不同,并可因宿主种类及环境条件不同而发生变化;同一种细菌也有强毒、弱毒与无毒菌株之分。 利用柯赫法则 经典柯赫法则 (1) 特殊的病原菌应在同一疾病中查见,在健康者不存在 (2)此病原菌能被分离培养而得到纯种 (3)此纯培养物接种易感动物,能导致同样病症 (4)自实验感染的动物体内能重新获得该病原菌的纯培养 1.半数致死量(median lethal dose, LD50) 是指能使接种的实验动物在感染后一定时限内死亡一半所需的微生物量或毒素量。 2.半数感染量(median infectious dose, ID50) 某些病原微生物只能感染实验动物、鸡胚或细胞,但不引致死亡,可用ID50来表示其毒力。 (一)定殖(colonization) 细菌感染的第一步。 1.黏附素(adhesin):凡具有粘附作用的细菌结构成份。 (包括菌毛、外膜蛋白、脂磷壁酸等) (1)不与吞噬细胞接触 (链球菌溶血素) (2)抑制吞噬细胞的摄取 (荚膜、菌毛及M蛋白) (3)在吞噬细胞内生存 (沙门菌、李氏杆菌、金葡) (4)杀死或损伤吞噬细胞 (外毒素、蛋白酶) (1)抗原伪装或抗原变异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细胞结合性凝固酶、SPA) (2)分泌蛋白酶降解免疫球蛋白 (嗜血杆菌的IgA蛋白酶) (3)逃避补体,抑制抗体产生 (LPS、OMP、荚膜等) (四)在体内扩散 细菌分泌的胞外蛋白酶,可激活外毒素,灭活补体等。主要作用于组织基质或细胞膜。造成它们的损伤,增加其通透性,利于细菌扩散。 (一)外毒素(exotoxin) 某些病原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所产生的对宿主细胞有毒性的可溶性蛋白质。大多数外毒素在菌体内合成后必须分泌于胞外 。 1.化学性质:蛋白质 2.产生:G+、G-均产生,分泌至胞外 (1)毒性作用极强 (2)有高度的特异性 (3)不耐热,多数在60~80℃经10~80min即失去毒性 (4)对宿主不致热 (5)抗原性强,刺激机体产生中和抗体 抗毒素 :外毒素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的抗体,可用于紧急治疗和预防。 类毒素 :外毒素在0.4%甲醛溶液作用下,经过一段时间可以脱毒,但仍保留原有抗原性 。 (二)内毒素(endotoxin) 内毒素:指革兰氏阴性菌外膜中的脂多糖(LPS)成分,细菌在死亡后破裂或用人工方法裂解菌体后才释放。 1.化学性质:脂多糖(LPS) 2.产生:革兰氏阴性菌 3. 特性 (1)毒性弱,很少致死 (2)致发热、腹泻、呕吐、休克等 (3)耐热,加热100℃经1h仍不被破坏,必须加热160℃经2~4h,或用强酸、强碱或强氧化剂煮沸30min才失活。 (4) 抗原性较弱,免疫应答不足以中和毒性 三、细菌的Ⅲ型分泌系统 Ⅲ型分泌系统(type Ⅲ secretion system,TTSS)是一个由多组分蛋白复合体形成的跨膜通道 TTSS与动植物的许多革兰氏阴性病原菌毒力因子的分泌有关 编码TTSS的基因通常位于毒力岛上,约有20~30个 四、细菌侵入的数量和适当的侵入部位 五、细菌毒力的增强和减弱 长时间体外连续培养传代 在高于最适生长温度条件下培养 在含有特殊化学物质的培养基中培养 在特殊气体条件下培养 通过非易感动物上传代 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 在自然条件下,回归易感动物 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改造毒力基因,使之毒力增强 第三节 病原菌与感染 病原菌在一定条件下侵入机体,与机体相互作用,并产生病理变化过程称为感染(Infection)或传染。传染过程的发展与结局,取决于病原菌的毒力、数量、机体的免疫状态以及环境因素的影响。 感染发生的条件 1、必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