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课件动态心电图的临床应用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发展历程 导联系统:单导-→3导-→12导-→18导 记录时程:数小时-→24h-→48h-→72h -→1.5~2年(植入式) 记录方式:磁带-→闪光卡-→SD卡 软件分析功能:心率、节律分析-→ST段分析-→HRV、起搏通道、QT、晚电位分析等 各种DCG 记录系统 回放系统 分析系统 概 述 动态心电图(DCG)连续长时间(24~48小时)记录患者在自然生活状态下的心电信号,是普通体表心电图的发展与延伸 特点:无创伤、动态的、常态下长时间连续记录。信息量大、病变发现率较高。 DCG与常规ECG对比的优势 长时间记录可获取大量心电信息 记录病人自然生活状态下心电信息 比较症状与心电活动的关系,特别是短时间症状与心电活动的关系 客观评价治疗措施的效果 评价病人的预后 动态心电图的局限性 由于动态心电图对心房P波的识别问题尚未解决,所以对于房早未下传、房室传导阻滞等心房相关的复杂心律失常诊断和统计尚有局限性。 基线漂移、干扰过大时图像失真,对R波的辨认及总心率的数量都有影响。 DCG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皮肤、电极、安装 指导病人(避免上肢大幅度活动、避免接触电磁场、避免电极和导线的脱落) 正常波形的辨认、伪差识别 体位影响 指导病人记录日志 电极安装示意图 体位对ST段和T波的影响 何时需要做动态心电图检查? 动态心电图临床应用范围 1.心悸、气短、头晕、晕厥、胸痛等症状性质的判断。 2.心律失常的定性和定量诊断。 3.心肌缺血的诊断和评价,尤其是发现无症状心肌缺血的重要手段。 4.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药物的疗效评价。 5.心脏病患者预后的评价,通过观察复杂心律失常等指标,判断预后。 6.选择安装起搏器的适应证,评定起搏器的功能,检测与起搏器有关的心律失常。 7.医学科学研究和流行病学调查(如正常人心率生理变动范围,宇航员、潜水员、驾驶员心脏功能的研究等)。 正常人的动态心电图 正常人的动态心电图 心率 ? 有明显的昼夜间变化 ? 35bpm~190bpm ? 通常最低心率出现在深夜3am~5am ? 影响因素:年龄、性别、体育锻炼、神经调节等 正常人的动态心电图 异位搏动: ? 孤立的无症状室上性异位搏动见于64%健康年轻人。 ? 健康成人早搏总数通常较少。 100个/24小时(室性、室上性) ? 健康人身体或精神压力大时可产生室早. 正常人的动态心电图 快速心律失常(偶见) 缓慢性心律失常 ? 窦缓(多见)可见于健康人睡眠期间或运动员。 ? 一度或二度房室传导阻滞也可见于某些年轻人或睡眠中的健康人。 心律失常的分析 DCG对心律失常分析的意义 捕捉发作性心律失常,明确诊断 对心律失常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并了解发生机制、判断程度和危险性、推测预后 了解心律失常发生与日常活动的关系 发现其它心电改变,协助诊断心律失常病因 评价抗心律失常药物疗效、毒性、致心律失常作用 协助诊断病态窦房结综合症 返回 DCG对心律失常分析的应用 期前收缩 心动过速 传导阻滞 长R-R间期、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DCG与期前收缩 可以出现在正常人、非心脏病人、严重心脏病人。 各种早搏以室早临床意义较大:老年人、器质性心脏病人室早发生率明显增加,而室早的发生伴随更高的死亡率,尤其是猝死率。 分布 室上性期前收缩 室性期前收缩 室性早搏 图片 成对室性早搏 室性早搏三联律 DCG对室早意义的判断 对室早类型的确定(lown分级) 室早伴随异常的检出 对室早治疗效果的判定 室性早搏类型的确定 动态心电图对室早的危险分层及评估有重要价值。 严重级别的室早的检出和诊断:例如多源性室早、连发室早(成对性室早),早期或晚期室早(R on P,R on T),病灶性室早(并行心律)的检出和诊断。 室早恶化的检出和诊断:室早连续超过15次,频率120bpm,持续时间小于30s为非持续性室速,持续时间超过30s为持续性室速,属危重症。多源性室早易诱发多源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此类室早及伴发室速属复杂性恶性心律失常。 对室性早搏疗效的判定 成对室早减少≥80%。 短阵室速消失≥90%。 连续15个以上的短阵室速及运动试验存在超过5个连续早搏的情况完全消失。 DCG对室早评价 个体化(结合临床资料) 单纯室早总次数不说明问题(如室早二联律),Lown分级 避免假性室早:室早与房早伴差传的鉴别、成对室早与间位室早后窦性下传伴室内差传的鉴别、室速与房速伴室内差传的鉴别 DCG与心动过速 窦性心动过速 室上性心动过速(房性、交界性) 心房扑动 心房颤动 室性心动过速 窦性心动过速 室性心动过速 传导阻滞 DCG与传导阻滞 对于持续性传导阻滞主要依靠

文档评论(0)

shujuk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