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明攀:课改背景下学生学科团队建设的实践与反思.doc

尹明攀:课改背景下学生学科团队建设的实践与反思.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尹明攀:课改背景下学生学科团队建设的实践与反思

PAGE PAGE 6 课改背景下学生学科团队建设的实践与反思 尹明攀 我校学习践行韩立福教授的“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有效教学法已经两个年头了,当前正处于课改由表及里、由形入神的关键节点。经过前期的认真学习和努力践行,我校师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教学动力与活力,教学质量不断攀升,续创传奇;但毋庸讳言,在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反思与总结,并加以有效突破,必将进一步拓展我们的课改空间,使我校课改取得更大的成绩。本文着重就课改背景下学生学科团队建设中的突出问题进行剖析与反思,以期对我校的课堂教学改革有所裨益。 课改实践中的团队建设,包括教师团队建设和学生团队建设,而后者是有效教学法得以有效实施的主体和归宿;学生团队建设又包括行政团队(或行政体系)建设和学科团队(或学术体系)建设,而后者是重中之重。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行政团队建设一般由班主任领衔指导,侧重于班级管理与班级文化建设;学科团队建设则需要各学科教师广泛参与,集体指导,侧重于学习管理、学科建设与学术活动。学生的学习品质及学习成绩的提升,直接与学科团队建设相关联,因此,如何有效解决学生学科团队建设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成为深化课改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突破由表及里的瓶颈 当前,在学生学科团队建设中,我校广大师生已经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基本掌握了韩氏有效教学法有关团队建设的基本要领与方法,形成了相对规范的团队架构和形式。如每学期之初,班级都要打破传统班级学习组织形式,创建小组合作团队学习,改舞台式为面对面式坐位布局;每个学习小组都及时进行了学习愿景构建、角色创新和文化建设等。但这些还大多止步于表面,具体表现为:小组成员间的凝聚力不够;学习愿景只是心血来潮,缺乏持久力;创新角色大多形同虚设,职能发挥乏力;文化建设只是做到了上墙展示,没有内化为成员的共同意志等。要突破这些瓶颈,实现学科团队建设由表及里的转化,我认为应该做好以下三点: 第一,深刻理解学科团队建设的内涵。学生学科团队绝对不是以小组为形式的简单存在,而应是一个具有共同学习目标、共同成长愿景、具有学习策略的团队组织。学习小组建立之后,成员之间创新了不同的角色,主要包括学科长(学术体系)、小组长(行政体系),有的同学还兼任学术助理、学习长(学术体系)与班主任助理(行政体系)等,如何处理每一位成员的不同身份,如何协调成员间的领导与配合关系,如何增进学习小组的凝聚力,如何各尽其职,充分发挥创新角色的应有作用,等等,都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在课改实践中,不少班级在团队建设方面还较普遍地存在着换瓶不换药的现象,他们没有准确理解学科团队建设的内涵,只满足于位置变化的“表”,不及团队建设的“里”,只有角色创新之“名”,未行角色发挥之“实”;上课时,团队形式存在,下课后,成员一盘散沙;讨论问题时,大家临时抱团,课余生活中,人人我行我素。这些现象无疑有悖于我们的课改初衷。试想,我们的学生学科团队建设也搞了,为何在同一小组之中,仍有学生游离于团队之外;有的班级还进行了分数评定,为何仍有个别同学不顾团队积分而屡屡违纪呢?这充分说明此团队建设并没有将每一位同学都有机地吸纳进集体,小组成员也并没有全部真正地全身心地融入到团队之中。学科团队建设的真正内涵,应是把学习小组建设成学生的学习共同体,生活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尽管学生存在个体差异,包括性格、能力、成绩等方面,但他们在团队建设中的地位应该是平等的,老师对学生的认知应该是平等的,学生对未来人生的期许也应该是平等的;自然地,他们的成长应该因差异而丰富,他们的差异应该因团队而向心,他们应该真正成为同呼吸共命运,志同道合、同舟共济的心灵集合体。 第二,精心打造真正意义的学科团队。有了对学科团队建设内涵的深刻理解,在此基础上,如何打造真正意义的学科团队,关键应是将团队的外在文化转化为内在的精神。韩式有效教学法中有关学生学科团队文化建设的要求,主要包括构建学生愿景、建立学习公约等,这些文化符号目前多体现在墙体文化,而并没有真正地转化为学生内在的精神和动力,时间久了,以至于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很少有人经常性地关注个人的学习愿景和顾及团队公约,无论是团队文化的外束力还是其内驱力,都远远没有发挥其应有的效力。我觉得,要打造真正意义的学科团队,应该做好以下几点:(1)学生学习愿景构建前,应该补上一节“生涯规划课”,让学生理性地认识自己,明白自己想过怎样的生活,想要怎样的人生,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应该在近期和远期付诸怎样的行动;而不是一时心血来潮,头脑发热随机想了一个什么愿望,草草上墙。(2)学习公约建立前应补上一节“团队活动课”,让学生相互认识,增进了解,充分论证,真正打磨出民主而集中的团队公共意志,进而形成团队“契约”。(3)团队文化形成之后,在日常的生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qwd513620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