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课程体系历史沿革及启示.docVIP

哈佛大学课程体系历史沿革及启示.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哈佛大学课程体系历史沿革及启示

哈佛大学课程体系历史沿革及启示   面对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和国际激烈竞争的局面,哈佛在课程设置方面将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和创造能力放在首位,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总体来说,哈佛大学的课程设置特点充满时代感和科学性,它通过扩大基础、博才取胜的策略,体现个性与共性的平衡,重视伦理教育,培养全素质的人才,实现学以致用。这些理念和具体措施都是值得我们仔细研究,并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的实际情况批判吸收,为我所用,促进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发展。纵观哈佛大学课程发展进程,我们不难看出,它也是在曲折中不断求证、不断整合、不断发展的。   一哈佛大学课程改革的历程―――从交锋走向融合   哈佛大学每一次课程都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不同的大学办学思想之间的斗争和妥协的结果。美国教育以强调个性、个人利益和实用性著称,实用主义文化可谓美国的主流文化,是美国一切制度和主流价值观生存的土壤。哈佛大学建校之后先受英国大学的影响,形成了传统的理性主义大学思想,其中纽曼的“自由教育思想”成为传统理性主义的经典思想。进入18世纪后,德国现代理性主义大学思想开始影响哈佛大学,从1841年哈佛大学借鉴德国正式采用选课制,欧洲的理性主义大学观念开始作用于美国实用主义文化[1]之后的一百多年间,哈佛的课程改革可以说是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博弈与制衡、理性主义大学思想与功力主义大学思想的交锋走向融合的过程。   由于哈佛的课程改革与选修制密不可分,在这里,我们以哈佛选修制发展演变为视角来看哈佛的课程改革进程。选修制之所以能为世界绝大多数高校接受并沿用至今,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例如它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各种学生对不同课程的要求,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平台,与其同时,还促进了学科的分化,使新课程在数量和种类上都有了大幅度增加。体现了美国大学课程设置的开放性和民主性。哈佛大学课程选修制度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十八世纪至十九世纪,受德国选修制度影响。十九世纪以前的美国高等教育,深受英国高等教育的影响,崇尚“绅士教育”,目的是为了培养为数不多的政府官员、教师、律师等,开设的课程主要以文史哲方面内容为主,且均为必修,学生没有选课的自由。而十九世纪初期,洪堡倡导创办的柏林大学以“学术自由”和“教学与研究相统一”为办学指导方针,允许教授自由讲学和从事科学研究,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修各种课程,选择自己专攻的方向。这种学术自由经过美国留德学生的传播,很快对世界其他国家包括美国的高等教育课程改革产生重大影响。[2]弗吉尼亚大学率先接受了“学术自由”的观点,允许学生在八个学系开设的课程之间进行选择,享有一定的选课自由。而真正促成美国选修制的形成和发展的,要属哈佛大学。   当时留德回国的提克诺(G?Tiknor)就试图将“讲授自由”和“学习自由”的制度应用于当时的哈佛学院,在他的敦促下,十九世纪二十年代中期,哈佛大学同意高年级学生选修一定数量的课程。1839年,哈佛大学同意学生从二年级起就可以选修自然科学、外语和历史等课程,以取代原来规定为必修的拉丁语和希腊语。虽然这种尝试遭到了传统势力的阻扰和反抗,当时的耶鲁大学也提出异议。这个阶段是选修制在哈佛大学的发端期。   第二阶段,1869~1909年,自由选修制全面推行阶段。埃利奥特(Charles Eliot)受德国学术影响,在其担任哈佛大学校长的四十年间,不顾阵阵反对声,坚持不懈地努力建立、改善并推广选修制。他认为只有那些适合学生志趣并促使其独特才能得以充分发挥的课程,才是最恰当的课程。在他的领导下,该校的教学改革进展很快。从一开始的选修课只在高年级开始到后来一年级也开始实行选修制,选修课约占该年级总课程的60%。与选修制紧密相联的是更多科目的开设和更多教师的引进。从此,哈佛大学全面地实行了课程选修制,并走在了美国高校的前列。   这个阶段,虽然选修制深入发展深受学生的欢迎,但是在对旧学科的取舍与新学科的引进方面也引发了一些混乱。学生选修科目的盲目性(例如,很多学生选课时并不做充分的准备,往往根据授课时间是否方便和是否容易取得学分而选课),导致75%的学生所选的课程根本没有中心和重点,且学生多选修初级课程。不利于学生建立完整的学科框架系统与学习系统的学科知识。[3]虽然后来不得不改革选修制,但是课程选修制仍然是哈佛大学教学管理的主要方法。   第三阶段,哈佛选修制新阶段。1909年,洛厄尔(Lawrence Lowen)继埃利奥特就任哈佛校长,正式开始改进哈佛选修制,推行“集中与分配”制,他将课程分为表达艺术、自然和归纳性科学、归纳性社会科学、抽象或演绎性研究四组,要求学生至少把六门课分配在这四组课程中,同时至少把六门课集中在一个主修领域。这样的话可以控制学生对课程的选择,加深学生在主修领域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