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民族志 质性研究方法的新探索的论文..doc

自我民族志 质性研究方法的新探索的论文..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自我民族志 质性研究方法的新探索的论文 内容提要  本文探讨了作为一种新的质性研究方法的自我民族志。自我民族志是一种将个人与文化相联系的自传式个人叙事,这种个人叙事对个人亲身经历进行了描述并对个人的文化经历进行了反思性说明。近年来,自我民族志已成为研究个人与文化问题的首选工具。本文首先界定了自我民族志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对自我民族志的由来、后现代主义的思想渊源、四种表达方式以及主要的学术争论进行了探讨。最后,本文对自我民族志的优点和不足进行了评价,并对其社会应用价值进行分析。   关键词  自我民族志  质性研究方法  “唤起式叙事”  后现代主义        作为一种新的质性研究方法,自我民族志(auto—ethnography)正在日益引起人们的学术关注。自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后现代研究运动的兴起,民族志等传统的质性研究方法备受诟病。研究者尝试用多种方法来写作民族志(vanmanen,1988),突显个性化叙述和表达性说明,试图用自己的亲身体验和自我意识来表达文化,讨论文化,深化对文化的解读。这种“唤起式”写作实践被冠名为“自我民族志”(reed—danahay,1997)。本文在揭示自我民族志内涵的基础上,把自我民族志置于质性研究方法发展逻辑中进行思考,对自我民族志的理论基础、表达方式和优劣进行了探讨。      一、自我民族志的内涵      自我民族志学者首先提出了“亲身体验是如何可能的?”的问题:即我的亲身体验如何提供有关我自己的文化、境遇、事件和生活方式的理解?具体而言:民族志学者如何能够研究她/他自己的文化?(patton,2002)如果别人不能成为研究对象,我如何研究我自己的群体文化、社区文化、组织文化和文化经验?   自我民族志是一种将个人与文化相联系,将自我置于社会文化背景上来考察的研究样式和写作形式(reed—danahay,1997)。az mitchell,1997)。   自我民族志不仅是对自我亲身经历的描述和批判性审视,而且还是对自己文化经历的反思性说明。例如,斯泰西·霍尔曼·琼斯(jones,2005)在《母亲的损失:讲述收养的故事,讲述表演性》中讲述了她自己不孕和收养的经历,阐述了对跨国收养、收养、不孕的文化态度以及如何在不同的场合来谈论这些问题。她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加深对她自己故事的理解,同时改变人们对这些问题的看法。虽然自我民族志学者试图通过自我亲身体验来加深对整个文化的理解,但是在实际的自我分析中却有不同的侧重点。有的自我民族志学者关注书写单位或符号(graphy,即研究),有的偏重民族(ethnos,即文化),还有的强调了研究者自己(auto,即自我)。比如,研究者在多大程度上保持了他们自己作为社会研究者的角色?在多大程度上用文化概念来指导他们的分析?在多大程度上写作是个人的事情?(reed—danahav,1997:2)这些不同类型的自我民族志并没有达成一致。事实上,即使在同一篇文章中,很多作者的关注点也是不断变化的。   自我民族志将个人故事与民族志结合起来,也模糊社会科学与艺术之间的界限,表现出不同于传统质性研究方法的新特征,带有浓郁的社会科学传记研究方法的色彩。作为一种自传体写作类型,自我民族志以第一人称写作,突出了对人际对话、情感和自我意识的故事性描述(ellis bochner,2000)。自我民族志传记研究方法包括记日志、察看个人档案记录,访谈人自身,通过写作来提出对自我文化的理解。自我民族志还有以下一些研究手段:系统社会学内省、传记体方法、个体经历方法、女性主义方法、经验性分析、叙事探询法、意识唤醒法、联合叙事、互动式访谈等。当然,自我民族志还可以使用创造性非虚构的写作形式。例如,社会学家迈克尔·奎因·巴顿(patton,1999)描述了他与儿子10日共游大峡谷的经历。为了将这项研究写成情节生动的故事,使分散的互动变成前后一致的经历,他将几天内发生的谈话压缩在一个晚上,并重新编排了谈话的顺序。父子两人在10天里经历过的情感、怀疑,弱点和不确定性都成了研究分析的数据。   目前,自我民族志并没有清晰的研究边界。尽管如此,人们可以大致勾勒出自我民族志的研究范围:个体叙事、自我叙事、个体经历叙事、自传故事、第一人称记录、个人随笔、民族志小故事。此外还有:正式成员研究、自我观察、个体民族志、生活经 历、批判性自传、自我的病历、唤起式叙事、反思性民族志、忏悔式叙事、自我生活史、民族志式自传、叙事民族志、自传体民族志、阐释性传记、体验性民族志、民族传记、人类学诗学、民族志诗学、民族志回忆录、社会性诗学、后现代民族志、实验民族志、本土民族志、文学民族志、土著民族志、个人民族志、社会自传和社会诗学等。(patton,2002:85)   自我民族志在社会学、新闻学

文档评论(0)

beoe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