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危化品应急救援预案.
液氨、液氯泄漏事故应急预案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事故类型:中毒、灼伤事故。
危害程度分析
根据《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标志》(GB13690-92)规定,氨、氯属第2、3类有毒气体,其危险有害因素如下:
2.1危险特性
氨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化学反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曾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氯气:本品不会燃烧,但可助燃。对金属和非金属有防腐作用。
2.2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冻伤。
健康危害:吸入低浓度氨对黏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可造成组织溶解坏死。
急性中毒:轻度者出现流泪、咽痛、声音嘶哑、眼结膜、鼻粘膜、咽部充血、水肿。还可引起呼吸困难和肺炎。严重者出现喉头水肿,或支气管黏膜细胞脱落,气道阻塞而窒息,氨可引起呼吸停止。如溅入眼内至眼灼伤,接触皮肤致皮肤灼伤。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疏散人员至上风口处,并隔离至气体散尽或泄露控制住。
切断气源,必要时切断污染区内的电源。
开启事故喷淋装置对泄露部位进行喷淋。
应急人员佩戴好液氨专用防毒面具及手套进入现场检查原因。
采取对策切断气源,或将管路中的残余部分经稀释后由泄放管路排尽。
在泄露区严禁使用产生火花的工具和机动车辆,严重时还应禁止使用通讯工具。
参与抢救的人员应戴防护气势手套和液氨专用防毒面具。
逃生人员应逆风逃生,并用湿毛巾、口罩或衣物置于口鼻处。
中毒人员应立即送往通风处,进行紧急抢救并通知专业部门。
组织机构及职责
应急组织体系
1.1应急救援组织形式
公司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指定现场指挥,现场指挥位置为事故发生地点,现场指挥救援队伍,设置为:警戒保卫组、抢险救援组、事故调查组、后勤保障组。
1.2应急组织机构及人员
液氨、液氯泄漏专项应急组织机构均为公司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应急组织职责
2.1指挥部主要职责
2.1.1组织制定事故应急救援方案
2.1.2负责人员、资源配置和应急队伍调查;
2.1.3确定现场指挥人员;
2.1.4协调事故现场有关工作;
2.1.5批准应急救援的启动与终止;
2.1.6事故状态下信息上报工作;
2.1.7接受政府的指令和调动;
2.1.8组织事故现场人员的撤离;
2.1.9负责保护事故现场及相关数据。
2.2应急指挥部成员职责
2.2.1总指挥:接受上级部门、当地政府应急救援中心的领导并落实指令,组织本单位制定事故应急救援方案,指挥事故应急救援抢险工作。
2.2.2现场指挥:协助总指挥做好具体的应急救援指挥工作,配合专业部门进行事故现场的应急抢救工作。
2.2.3警戒保卫组:负责事故发生地点的外围警戒保卫工作,积极引导外来救援人员及时参与事故救援,并做好其他人员的隔离和疏散撤离,尽量减少次生伤害。
2.2.4抢险救援组:负责事故现场的抢险抢修工作。
2.2.5医疗救护组:负责组织实施现场救护并将重伤人员及时送转医院医治。
2.2.6事故调查组:负责事故调查、保护事故现场、搜集证据、查明原因,确定事故等级,必要时代表指挥部发布信息。
2.2.7后勤保障组:负责各种救援器材、物资的准备和供给,保障救援车辆并配合相关
部门对事故现场进行检测、防止有毒物进一步扩散。
预防与预警
1、危险源控制
1.1监测监控方式
公司对罐区和生产区域等危险源实施监测、监控,方式为:(1)使用远程视频监控;
安设有毒、可燃气体泄漏检测报警器,(3)24小时定期巡检。
为进一步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监控,应做好以下工作:(1)了解危险源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认真负责现场管理;(2)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和日常巡视,随时掌握危险源的动态变化情况;(5)重大危险源源发生变化时,应计算掌握并及时变更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如生产工艺、设备、材料、生产过程等发生变化时,应对其进行危险分析和安全评价;(6)配备充足和必须的应急救援器材和工具,并每年至少进行一次预案演练;(7)根据重大危险源的具体情况,建立可靠的、有效的安全监控系统。
1.2.事故预防措施
1.2.1认真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1.2.2及时对设备、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以及安全管理上的缺陷等隐患进行排查治理,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1.2.3保证消防设备、设施、消防器材、应急照明的完好有效使用。
1.2.4安全疏散通道,安全出口通畅,安全指示标志明显连续。
1.2.5在危险要害部位,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便于公众识别。
1.2.6加强对员工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提高安全生产意识,掌握安全技能,提高对事故的应急处理能力。
预警行动
2.1事故预警方法
公司对重大危险源建立实时监控预警系统。该系统采用系统论、控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