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半坡圆形夹顶房屋复原图 河姆渡杆 栏式建筑 想一想:北方的 半坡人在建筑房 屋时要注意些什 么? 想一想: 木屋为什么会 建成这样? 半坡遗址出土的粟 河姆渡遗址 出土的水稻 甑 釜 灶 结论(启发) 体现远古先民在各自不同的自然环境,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因地制宜,为中华民族早期文明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不同点 干栏式房屋 半地穴式房屋 种植水稻 种植粟、黍 气候湿润 气候温暖 南方 (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聚落) 北方 (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半坡原始聚落) * 半坡人生存于充满危险的自然环境之中,为保护村庄的安全,防止猛兽的袭击,他们围绕居往区挖有深宽约5至6米的大围沟。他们用草泥土和木料修建圆形和方形的简易住房,房屋有半地下室和地面木架建筑两类。房屋的门都向南,房屋中间有一个烧火坑。有些房屋有前堂、后堂的建筑格局,半坡类型的房子发现46座,有圆形、方形和长方形,有的是半地穴式建筑,有的是地面建筑。每座房子在门道和居室之间都有泥土堆砌的门坎,房子中心有圆形或瓢形灶坑,周围有1~6个不等的柱洞。居住面和墙壁都用草拌泥涂抹,并经火烤以使坚固和防潮。圆形房子直径一般在4~6米,墙壁是用密集的小柱上编篱笆并涂以草拌泥作成。方形或长方形房子面积小的12~20平方米,中型的30~40平方米,最大的复原面积达160平方米。储藏东西的窑穴分布于各房子之间,形状多为口小底大圆袋状。家畜饲养圈栏两个均作长方形。 * 河姆渡人和半坡人使用的工具与北京人和山顶洞人使用的工具有什么区别? 1、更加精细化、定型、还有比较规范化了,石器更多的是磨制而成的。——新石器时代 2、除了石器和骨器之外,还有什么器物?——陶器、布 3、这陶器是怎么做成的呢?还有布 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1、【内容标准】 简述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等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 农耕文化是指以农耕生产为主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 2、教材知识结构: ① 河姆渡的原始文化。 ② 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③ 大汶口原始居民。 河姆渡 半坡 大汶口 3、教学活动建议 ? 原始的农耕生活 意义:了解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状况,认识他们创造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 。 先民的社会生活 先民的精神世界 古老的村落 精神家园 先民的生产活动 石镰与陶器 通过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等原始文化遗址的出土文物,了解原始农耕生活的发展情况。 衣、 食、 住、 行、 观念、审美等文化信息! 想一想:北方的 半坡人在建筑房 屋时要注意些什 么? 想一想: 木屋为什么会 建成这样? 半坡人的房屋 河姆渡人的房屋 精致的骨针令 人赞叹不已! 石器 陶器 骨器 陶器 骨器 骨器 陶器 陶器底部 (1) 活动主题: 陶器、玉器等反映新石器时期原始居民的生活,以及审美情趣与观念。 新石器时代、 陶质彩绘、 器高47cm、 口径32.7cm。 1978年河南 省临汝县阎 村出土, 青海 红陶鸟形器 齐家文化 齐家文化 彩陶鱼纹盆(半坡类型) 高17厘米,口径31.5厘米, 活动安排: 1、教师可以提供给学生; 2、也可以由学生分小组进行搜集,自行组织课外活动小组,选择特定的陶器图案,研究这些图案表达的生活内容。每个小组出一份图文并茂的手抄报或者电子读物。 能够得到哪 些信息? (2) 探究: 科学性与趣味性的最佳结合 颜料? 颜料? 红色: 选取赤铁矿粉 黑色: 氧化锰 白色: 石灰质 尖底瓶 尖底何以汲水? 联系半坡人生活环境——黄土高原,黄河水冲刷出来的沟壑,半坡人居住在临壑而居的高低上,距离水面的高度是17米深。尖顶瓶下部是实心的。 通过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出土文物,比较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生活的不同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3) * 半坡人生存于充满危险的自然环境之中,为保护村庄的安全,防止猛兽的袭击,他们围绕居往区挖有深宽约5至6米的大围沟。他们用草泥土和木料修建圆形和方形的简易住房,房屋有半地下室和地面木架建筑两类。房屋的门都向南,房屋中间有一个烧火坑。有些房屋有前堂、后堂的建筑格局,半坡类型的房子发现46座,有圆形、方形和长方形,有的是半地穴式建筑,有的是地面建筑。每座房子在门道和居室之间都有泥土堆砌的门坎,房子中心有圆形或瓢形灶坑,周围有1~6个不等的柱洞。居住面和墙壁都用草拌泥涂抹,并经火烤以使坚固和防潮。圆形房子直径一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课件.ppt
-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课件2.ppt
-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课件1.ppt
-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课《原始农业与农耕聚落》课件3.pptx
-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课《原始农业与农耕聚落》课件2.ppt
-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课《原始农业与农耕聚落》课件1.ppt
-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3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课件3.ppt
-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3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课件2.ppt
-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3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课件1.ppt
-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4课《夏商西周的更迭》课件1.ppt
-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第2课《原始农业与农耕聚落》课件5.ppt
-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第2课《原始农业与农耕聚落》课件2.ppt
-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第3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课件2.ppt
-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第3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课件1.ppt
-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第3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课件4.ppt
-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第3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课件5.ppt
-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第3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课件3.ppt
-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第3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课件6.ppt
-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第4课《夏商西周的更迭》课件1.ppt
-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第4课《夏商西周的更迭》课件2.ppt
最近下载
- 2024年新修订《公司法》解读课件.pptx
- 电网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路径与策略.docx VIP
- 危险化学安全卡—航空煤油.doc VIP
- 碱金属K和Na对配合煤炼焦特性及捣固焦炭质量影响的研究-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论文.docx VIP
- 小学美术教育在跨学科教学中的融合与应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2025至2030中国建筑工程承包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有效策略与实施路径评估报告.docx VIP
- 2024红太阳光伏组件用户使用手册.docx VIP
- 2025年梦想启航未来可期班会.pptx VIP
- 职业技术学校《机床电气控制技术》课程标准.doc VIP
-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