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坤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用语的看法.doc

谢坤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用语的看法.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谢坤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用语的看法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用语的看法 南宁市华西路小学 谢坤 【内容摘要】T·E·休姆(美)《 HYPERLINK /s?q=%E6%B2%89%E6%80%9D%E5%BD%95ie=utf-8src=wenda_link \t /q/_blank 沉思录》里有这样一句话:语言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公众事物。在课堂上或者其他公众场合里,语言就淋漓尽致体现其本质特点。那么既然是属于公众范畴就需要一定的规范性,审美性,严密性和简洁性。语文教学是以语言能力培养为重点,小学语文语言教学是基础,更显得其重要地位。 【关键词】规范 审美 严密 简洁 重要地位 语言是思想交流的工具,是知识信息的载体,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又是师生心灵互动的桥梁,对于教师而言,语言则是教师传授知识和技能、与学生展开交流的媒介。而语文课堂教学尤其离不开语言,语文教师运用教学语言的艺术与其他课程的教学语言相比更具重要作用。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不仅要有精妙的文笔、深刻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同时更应具有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因为只有趣味盎然的语文课堂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体会到语文学习的快乐并主动参与其中, 那么语文教师如何才能做到教学用语的简洁、严密、规范,是必须思考的问题。 首先就其功能而言,教学语言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和难以估量的作用 。有人曾这样说:“没有教学语言的艺术 ,就没有新人。”这句话很有道理。因为教学语言是教学最有效的手段。尽管现代教育媒体的运用很广泛,但离开教学语言,教学就是无水之源,无木之本。教学语言包含着人类丰富的思想、情感。苏霍姆林斯基在谈到教师的素养时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优秀的教师语言的魅力就在于它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化复杂为简单,化抽象为具体,化平淡为神奇,从而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其次,优美的教师语言还可以使教师对学生的德育工作显示出极大的艺术魅力,从而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带给人莫大的愉悦和美好的享受,一改从前枯燥的说教和耳提面命。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无论对于教师还是学生而言,语言运用能力越来越重要,如何实现教学语言的优化达到美化的要求呢?我认为至少应该采取以下策略: 一、拓宽知识,提高教师心理素质 教书人不读书这是教行的一大怪想象,也是教行的一大通病。许多教师入行以后形成自身的教育痼疾,不思进取,使得教书时间越长知识退化越严重。语言是思想的外壳,心中没有丰富的东西,语言何谈精美有力呢。 许多语言功底深厚的教师,其语言技能正是来自广博的知识。拓宽知识不仅要掌握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还应掌握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随着社会的发展,单一型知识结构的人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作为现代社会传授知识的教师,我们的知识是要在“专”的前提下向“博”的方向发展,力求达到全能型的“诸葛亮”。 思想决定语言,言为心声,要提高语言水平更应先提高教师的思想境界,没有好的思想,就会造成恶劣的影响。。 二、艺术性加工教学语言,提高语言技能 小学语文教学语言不同于生活中的日常用语,不是“大白话”是经过加工的工作用语,具有学科性和艺术审美性。既要有活泼轻松的口语,又要有优美严密的书面语。就是要体现语文学科的特性。语言的艺术性加工主要指发音用声技巧和修辞技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发音用声技能主要包括气息控制,语音辨识,音量把握,调变化,节奏处理等内容。口语是以语音为信息的物质载体。因而科学的换气、呼吸和发声是最基本的技能。要使声音洪亮持久,必须有良好的气息。因此要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发声练习。如练习“绕口令”来增强语言的流畅性。要使音准必须要掌握普通话语言的基本理论知识,学会声韵母的正确发音,时时注意辨字正音。 2.语调变化和节奏处理是显示语言魅力的重要手段,要在生活口语和艺术口语的实践中观察、体会、品味,以掌握轻重快慢的技巧。通过练习使声音达到磁铁般的魔力。 3.掌握多种多样的口语修辞手法。如谐音、比喻、夸张、对偶等,且做到运用自如、恰到好处。然而修辞的口语技巧运用非一日之功。时时处处都需要琢磨学习。 三、注重语言的美感、节奏感 1.重视语言的情感融入 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无论是讲析课文还是朗读课文,都必须饱含情感。情感越丰富,语言的感染力就越强,教育的效果就越好。郭学萍教师在教《古诗五首》时是这样激发情感的:“诗歌,就像种子—样,有—种顽强的生命力。好的诗歌出土以后,它的芳香就会和民族精神相融合,长久地滋润大地,永恒地浸润人们的心田。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五首古诗,有的距今 900年,有的距今已 1500 年。尽管岁月流逝,但只要我们细细地诵读、咀嚼,仍然可以闻到其中沁人心脾的芳香。 ”这样的语文教学语言,就会成为—道有光彩、充满某种精神、饱含某种情

文档评论(0)

qwd513620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