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宁,撑下去才有春天
继2012年、2013年分别亏损19.79亿元和3.91亿元,近期李宁有限公司公布的年度财报显示,其2014年再次巨亏7.43亿元,成为当期中国国内5家上市体育鞋服品牌中唯一的一家亏损企业,令外界一片愕然。而今年一季报,业界预计也为亏损。
三年缘何难以止血
2014年体育鞋服用品公司年报已陆续出来,安踏、特步、361度的营收分别为89.05亿、47.7亿以及39.06亿元,增长率分别为22%、10%以及9%,而李宁非旦没止跌,亏损额反而由3.91亿元暴增到7.43亿,其老对手安踏净利润却喜得17亿元,同比大增29.3%,让人侧目,361度更以88.2%的净利润增速成为同行最佳。2012年之前,安踏还被李宁“踏”在脚下,2012年后连续3年在营收、净利润均超越了李宁,成为国内体育用品行业的老大。
兴也勃焉,衰也忽焉。截至2010年,李宁公司上市6年来销售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0.9%,净利润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0.1%,而2011年后就开始坐“过山车”,飘摇直下,让人一声叹息。
渠道过度调整与投入成了命门。令李宁至今仍难于翻身的“大山”是一笔高达近20亿而效果却难彰显的渠道大手术。面对危机四伏,2012年2月,李宁引入美国最大私募股权投资者之一的TPG(Texas Pacific Group,德州太平洋集团)作为战略投资者,TPG派遣合伙人金珍君担任李宁公司的执行副主席,与创始人李宁共同执掌公司。金珍君上任后便大刀阔斧地进行变革计划,推出雄心勃勃的“渠道复兴计划”,该项总支出预计高达14亿―18亿元人民币,重点支持回购、清理经销商库存、整合销售渠道、改善财务状况和现金流。
随着市场不景气,原本是李宁开疆拓土的利器“品牌+批发”模式(或者说是经销代理制)的弊端日益明显,反而成了李宁的累赘,不少经销商出工不出力、拖欠货款严重、甚至不服调配,让李宁苦不堪言。诸候权力过大,且不服管教,只有“杯酒释兵权”,对部分“诸候”给予钱财和田地,进行安抚收买,让其“提前退休安享天年”。不过,这可要花费大笔钱财。比如,以前A经销商是省级代理,现在李宁要向A经销商收回渠道控制权,则需要付出一大笔“分手费”“养老费”。据悉,一个省级市场分手费起码需要几个亿,一个地级市也要花数千万元。此外还有大量经营不下去的经销商,在给李宁公司造成坏账的同时,还需要李宁来接手处理这个烂市场。在呆账拨备方面,仅截至去年6月底,累计计提的呆账拨备金额就高达6.83亿元。
这个14亿至18亿“渠道复兴计划”需要3―5年来计提、分摊。当然使近几年李宁财报都很难看。
品牌定位模糊,顾此失彼。李宁突然“失宠”源于2010年那一场广告营销策略的变更。2010前,也是李宁快速增长的那几年,其定位是二、三级市场,不去跟Nike、阿迪做正面竞争;同时李宁把50%以上的主要市场目标用户集中在30-45岁,这一策略也显成功。
然而在2010年,李宁忽然高调宣布重塑品牌战略,他们根据市场分析,认为未来更大的市场集中在15―30岁,所以改变目标市场策略,更换LOGO和口号,用新的广告语“made the change(让改变发生)”取代了消费者早已熟知的“一切皆有可能”。这种冒进策略,生硬地把目标用户群从原来的中、青年拉低到青少年,将受众群体主要锁定在90后, 同时产品线也在时尚和专业体育领域左右徘徊,这导致李宁公司损失了大批70后、80后的忠实顾客。
更令人难堪的是,在流失了大量70后、80后原有客户群后,90后新生代似乎也并没有对李宁表现出应有的热情和认可,这导致品牌消费群体的“青黄不接”。在2011年李宁的经销商订货会上,李宁许多经销商(门店店长)就对于产品目标定位转变颇为不适应与不满,一些店长甚至直言“改变并没发生”,而“一切却都不可能” 了。
吃不消的高投入
价格高不成低不就,过度甩货伤害品牌。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阿迪达斯、Nike等国外品牌运动鞋(亦包括体育服饰用品)一直是中高端的代表,当时一双鞋是几百块钱,国内有钱阶层是其主要消费群体,到2012年,Nike、阿迪这些名牌运动鞋上涨到800―1000元之间,还是受国内中高端群体欢迎。而包括李宁、安踏等国内领先品牌,一直采取跟进策略,2005年,像李宁一双鞋子亦叫卖到400元,而到了2012年,则水涨船高涨到700―800元之间,翻了一倍,跟Nike、阿迪相差很小了,消费群体愈来愈难于接受。
平心而论,李宁品牌高、中、低产品档皆有,但以“两头走”为主,即以高端、低端为主,但高端被Nike、阿迪强压下去后,2010年以后,低端产品市场也被以安踏、特步、361度等品牌为首的福建晋江帮严重冲击,这些产品以山寨的形象、县乡包围城市的策略,短短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