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朝医“隔蒜灸”联合中药口服治疗太阴人慢性咽炎临床观察
【摘 要】目的:观察朝医“隔蒜灸”、口服中药联合疗法治疗太阴人慢性咽炎的疗效。方法:880例慢性咽炎患者,采用朝医“隔蒜灸”、口服中药联合疗法进行治疗, 结果:880例太阴人慢性咽炎患者中,采用朝医“隔蒜灸”、口服中药联合疗法治疗,疗效好,无毒副作用。结论:朝医“隔蒜灸”、口服中药联合疗法是治疗太阴人慢性咽炎理想方案,是一种副作用小、疗效好、复发率低的治疗新模式。
【关键词】慢性咽炎;隔蒜灸;中药;治疗
【中图分类号】R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01550-02
慢性咽炎属中医的虚火喉痹范畴,其发病率约占咽喉科疾病的10%-20%【1】。朝医四象辨象里的太阴人约占50%以上,体质是肝大肺小,即肺脏体积、功能相对较弱,极易患咽喉疾病。目前温和灸抗感染的治疗总有效为率95%以上。我科开展治愈效果较好的“隔蒜灸、口服中药联合疗法”治疗太阴人慢性咽炎880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研究2010年到2012年我科及针灸科患者中属于太阴人,符合慢性咽炎的诊断标准,年龄10-80岁之间,880例临床表现有:慢性迁延不愈或反复发作性咽喉微痛不适,咽干、咽痒、痰多,甚或异物感,病史最长35年,最短3月有余。多数患者均有西医耳鼻喉科治疗史,疗效不佳,症状无明显改善或发作较频繁。检查:咽部粘膜弥漫性充血、肥厚、咽喉壁淋巴滤泡增生,或有少量粘性分泌物附着。
1.2.诊断标准
根据《中药新药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发布,1993,308)。
西医诊断标准 具备下述症状1项或1项以上检查所见:(1)病史:常有急性咽炎反复发作史,或因鼻病长期张口呼吸及烟酒过度、空气干燥、粉尘和刺激的气体污染等。(2)症状:咽部不适,或痛或痒、灼热感、烟熏感、异物感等;刺激咳嗽,晨起用力咯出分泌物,或作呕;病程2个月以上,常因受凉、感冒、疲劳、多言等原因之症状加重。(3)检查:咽部慢性充血;咽喉壁淋巴滤泡增生,或咽侧索肿大;咽粘膜增生肥厚,或干燥、萎缩、变薄,有分泌物附着。
朝医四象人辨象要点:太阴人:体形气像腰围之立势盛壮而脑椎之起势孤弱,肌肉坚实,容貌修整正大;性质长于成就而有才干,能于居处;性气恒欲静而不欲动,恒有怯心而“卓卓然”;情气恒欲内守而不欲外胜。脏腑则肺小肝大,性情有浪乐深喜,牛之性,病证则胃脘受寒表寒病,肝受热里热病。太阴人为沉脉。
中医辨证 (1) 肺阴不足型:咽部有异物感,咽干或咽痒微咳,时轻时重,反复发作。咽部肌膜暗红或深红色,或咽喉壁淋巴滤泡增生,或咽侧束充血肿胀成条索状。舌尖红苔薄,脉细小弦。(2) 火燥津枯型:咽部灼热干痛,异物感明显,午后症状加重,有时咯出棕褐色干痂后则感咽部顺畅。咽部肌膜干萎为蜡纸样。舌质红少津,脉细弱无力。
2治疗方法
2.1 隔蒜灸:
2.1.1 选穴:合谷穴(双侧)。合谷穴手阳明大肠经的原穴,具有疏风解表,清热等作用,手太阴肺经和手阳明大肠经是相互表里的关系,
2.1.2 操作方法与步骤
穴位定位:合谷:在手背,第一、第二掌骨之间,约相当于第二掌骨桡侧之中点。
患者体位: 选取座位,双手自然置于桌面上。
操作方法: 医者选好穴位,局部点柔按摩穴位,患者有酸胀感即可。把独头大蒜切成直径2-3cm、厚约0.3cm左右薄片,取28#1寸针灸针在蒜中央由内至外圆形刺扎数孔,范围直径大约1-1.3cm。放在穴位上,上置艾柱点燃施灸,每灸5-7壮,局部潮红,稍有烫痕或自然起泡(1-1.3cm之内)为止。2日之内勿沾水,以防感染。疗程 : 隔日一次,一周3次为一疗程。
2.1.3 适宜症和禁忌症:10岁以上的所有太阴人,符合以上中西医诊断标准者均适宜;10岁以下儿童、孕妇禁用。糖尿病患者、瘢痕体质的患者慎用。
2.1.4 注意事项:灸后处理,施灸后,皮肤多有红晕灼热感,一般不需处理,即可消失。如灸后起泡,小者可自行吸收,大者可用消毒针头穿破,放出液体。若灸疮污染局部发炎时,可用消炎膏或玉红膏涂敷。
2.2,中药口服 :
药物组成:金银花、麦冬、桔梗、百合、沙参、甘草、知母、鱼腥草、黄芩,一日一副水煎早晚服。加减:痰难咳出,加射干;声音嘶哑加蝉衣;口渴加花粉、芦根;大便干结加元明粉。
3 疗效评定标准
疗效标准 按《中药新药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发布,1993.308)。临床治愈:咽部症状消失,咽部检查黏膜光滑湿润不充血,停药后3个月内无复发。好转:咽部症状减轻,咽部检查黏膜光滑湿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发育生物学教学课件08-1 原肠作用.ppt VIP
- 【中考真题】2025年安徽省中考数学试题(含解析).docx VIP
- 2025年职业资格大学辅导员笔试-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试卷).docx VIP
- 一种电池模组手动入箱定位及导向机构.pdf VIP
- 边立新:《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导读.ppt VIP
- 纳米氢氧化镁晶须的制备及其分散性研究.docx VIP
- 肥厚型心肌病护理查房.pptx VIP
- 2025年内河码头行业现状分析报告及未来五至十年发展前景预测报告.docx
- 领导德性量表的编制.docx VIP
- 石化受限空间作业标准化管理方案-图文并茂版.pptx VIP
文档评论(0)